肝癌,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居高不下。对于肝癌的防控,早期识别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早期症状、高危人群、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以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肝癌的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不适或无明显症状。常见的早期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上腹部隐痛等。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腹水、体重急剧下降等明显症状。因此,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定期的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肝癌的关键。
肝癌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慢性肝病患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以及长期饮酒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这些人群由于肝脏长期受损,发生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对于这些高危人群,除了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外,还应进行肝癌标志物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在早期诊断方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检测方法也在不断优化。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肝脏超声检查、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都是目前常用的肝癌诊断手段。AFP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肝癌标志物,其水平升高往往提示肝癌的可能性。肝脏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经济、快速的检查方法,可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CT和MRI检查则能提供更清晰的肝脏结构和病变信息,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和分期。
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每年进行一次CT或MRI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肝脏的异常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治疗策略上,早期肝癌患者可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方法进行治疗。手术切除是根治性治疗手段,适用于肿瘤直径小于5cm、无血管侵犯和远处转移的患者。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是局部消融治疗手段,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除了上述局部治疗手段外,还可以采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全身治疗手段。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延缓肿瘤进展。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免疫监视和杀伤作用。这些全身治疗手段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措施方面,对于高危人群而言,应积极治疗慢性肝病,避免过度饮酒和接触致癌物质,以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也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预防肝癌的发生。
总之,对于肝癌这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患者生存率。同时,全社会也应加大对肝癌防控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肝癌的认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氛围。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王振军
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