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致死率颇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策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介入治疗因其针对性强、副作用相对较小而备受关注。本文将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两种主要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分析其疗效、风险及适用人群。
TACE:阻断肿瘤血供与提高药物浓度
TACE作为一种经典的肝癌介入治疗方法,其核心机制是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来抑制肿瘤生长,同时提高局部化疗药物浓度以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在TACE操作过程中,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这样不仅能够切断肿瘤的养分供应,还能使药物在肿瘤局部达到较高浓度,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TACE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肿瘤体积较大或多发性肝癌患者,尤其是肝功能尚可、肿瘤血供丰富的患者。然而,TACE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风险,如栓塞剂可能导致非靶向区域的缺血,化疗药物的全身性副作用等。因此,TACE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在有经验的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
HAIC:持续灌注化疗药物
HAIC则是另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通过持续灌注的方式将化疗药物直接输送至肝脏。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肿瘤血供不丰富或肿瘤体积较大、无法通过TACE有效治疗的患者。HAIC允许化疗药物在肝脏内长时间保持较高浓度,从而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同时减少对全身其他器官的损害。
HAIC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持续的化疗药物灌注,这要求患者有较好的肝功能和耐受性。由于HAIC治疗的持续时间较长,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肝功能恶化等,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综合考量,个体化治疗
选择合适的肝癌介入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特性、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整体健康状况。对于肝功能较好、肿瘤血供丰富的患者,TACE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对于肿瘤血供不丰富或肿瘤体积较大的患者,HAIC可能更为适宜。此外,患者的年龄、合并症、预期生存时间等也是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的科学依据在于精确控制化疗药物的分布和浓度,以及阻断肿瘤的血供。TACE和HAIC作为两种主要的介入治疗方法,各有优势和适应症,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的介入治疗方法出现,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为了使治疗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医生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时,还需考虑患者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接受度和配合度。此外,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心理疏导也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对肝癌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被开发出来,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这些新疗法与介入治疗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肝癌介入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治疗过程,需要医生、护士、药师、营养师、心理医生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林显文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