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这个全球范围内常见且致命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称作“沉默的杀手”。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因此,了解其早期征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提升患者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癌早期可能呈现的症状
肝癌的早期症状包括乏力、体重下降、上腹部不适、黄疸、消化不良、发热、肝脏肿大和腹水等。虽然这些症状并不特异,但一旦出现,应引起足够重视。乏力可能是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体重下降可能与肿瘤代谢增加有关。上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可能是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所致。黄疸和肝脏肿大则是由于肿瘤侵犯肝脏结构,影响其正常功能。
科学识别肝癌征兆
为了科学识别这些征兆,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如甲胎蛋白(AFP)水平的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脏异常,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对于疑似病例,活组织检查(肝活检)是确诊的关键。
甲胎蛋白(AFP)是一种由肝癌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正常水平通常低于20ng/mL。当AFP水平升高时,应引起警惕,尤其是在伴有肝脏肿大或其他异常症状的情况下。然而,AFP水平升高并不特异于肝癌,也可能与妊娠、肝脏疾病等其他情况有关,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等,对于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重要作用。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CT和MRI则能提供更清晰的肝脏结构和病变信息,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对于疑似肝癌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增强CT或MRI检查,以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和周围组织侵犯程度。
对于影像学检查提示肝癌可能的患者,肝活检是确诊的关键。通过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然而,肝活检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因此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并在有经验的医疗机构进行。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和治疗
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肝癌,手术切除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局部消融,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小肝癌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如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通过阻断肿瘤的血供,可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则通过抑制肿瘤生长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对部分患者有效。综合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可获得更佳的疗效。
预防措施是提升生存率的重要方面
预防措施是提升生存率的另一重要方面,包括避免慢性肝病,如乙型和丙型肝炎的感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以及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肝病风险的人群。
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导致肝癌的主要病因。通过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注射和性行为等,可有效预防HBV感染。对于HCV感染者,应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
戒酒对于预防肝癌具有重要意义。长期饮酒可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增加肝癌的风险。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有助于维持肝脏健康。适量运动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肝脏代谢,降低肝癌风险。
定期体检,特别是对于有肝病风险的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长期饮酒者、有肝癌家族史者等,可及时发现肝脏异常,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AFP)测定和腹部超声检查。
总结
综上所述,早期识别肝癌征兆并采取预防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增强公众对肝癌早期征兆的认识,提高疾病预防意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对抗这一疾病,挽救更多生命。作为个人,应重视肝癌的预防和早期发现,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以降低肝癌的风险。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加强肝癌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疾病认知,规范肝癌的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陈彦明
滑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