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术前药物准备的重要性

2025-09-20 16:05:45       3007次阅读

头颈部肿瘤是一类发生在口腔、鼻咽、喉等头颈部位的恶性肿瘤。这些区域解剖结构复杂,功能重要,因此治疗策略需综合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手段。在这一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药物准备和使用尤为关键。本文将详细探讨术前药物准备、术后管理、放化疗期间药物支持及康复期药物调整四个方面,以突出合理用药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

1.术前药物准备 术前药物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术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术后感染,降低患者感染风险。抗生素的选择应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可能的感染风险来定。例如,对于口腔颌面部手术,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2)激素和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对于某些患者,术前适当使用激素和免疫调节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术中出血的风险。常用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 (3)营养支持药物的补充:术前补充营养支持药物,例如氨基酸、脂肪乳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手术耐受力。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术前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4)镇痛药物的合理应用:术前适当使用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有助于控制患者的疼痛,减少术前焦虑。常用的药物包括布洛芬、罗通定等。 (5)抗凝药物的评估和调整:对于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术前需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调整抗凝方案。

2.术后管理 术后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恢复和安全。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抗生素的持续应用: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防治感染,是确保患者术后恢复的重要措施。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感染风险、手术部位、术后引流情况等因素综合评估。 (2)术后镇痛:术后给予镇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舒适度。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局部麻醉药等。镇痛药物的选择应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合并症等因素。 (3)营养支持药物的持续使用:术后继续使用营养支持药物,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机体恢复能力的提升。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4)术后引流的管理:术后放置引流管是常见的处理措施。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必要时调整引流管的位置和负压,以促进伤口愈合。

3.放化疗期间药物支持 对于需要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药物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具体包括: (1)化疗药物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合的化疗药物和方案,严格控制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氟尿嘧啶等。化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型、身体状况等因素。 (2)放疗增敏剂的应用:放疗增敏剂可以提高肿瘤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增强放疗效果。常用的增敏剂包括氟尿嘧啶、顺铂等。增敏剂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3)放化疗辅助药物的使用:止吐药、升白细胞药等辅助药物的使用,可以减轻放化疗带来的毒副反应。常用的止吐药包括格拉司特、昂丹司琼等。升白细胞药物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辅助药物的使用应个体化,根据患者的毒副反应情况调整剂量和疗程。

4.康复期药物调整 康复期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阶段,药物的合理调整对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具体包括: (1)止痛药物的调整: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调整止痛药物的使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轻度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于中重度疼痛,可使用阿片类药物。止痛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应个体化,综合考虑患者的疼痛程度、合并症等因素。 (2)营养支持药物的持续:持续给予营养支持药物,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机体的恢复。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对于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可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补充剂。 (3)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肿瘤复发的风险。常用的免疫调节药物包括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等。免疫调节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4)心理干预:头颈部肿瘤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必要时可给予抗焦虑、抗抑郁药物,改善患者的心理

马胜男

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

下一篇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个体化治疗的新时代
上一篇KRAS基因变异:胰腺癌侵袭性增强的关键驱动因素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