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普遍影响全球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状态,其特征是动脉壁内脂肪斑块的形成。这些斑块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并可能最终引起血管腔狭窄和血流受阻,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遗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在这些因素中,高胆固醇血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LDL-C在动脉壁内沉积,促进脂肪斑块的形成,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024年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提供了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的全面指导。该指南特别强调降低LDL-C水平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首要任务,并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中国人群的血脂管理策略。这些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是降低LDL-C水平的基础措施。健康饮食是关键,应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可以帮助降低LDL-C水平。增加体力活动,如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脂质代谢效率,有助于降低LDL-C水平。此外,戒烟限酒和控制体重也是降低LDL-C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降低LDL-C水平,还能改善整体心血管健康,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药物治疗是降低LDL-C水平的重要手段。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来降低LDL-C水平。对于高风险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烟酸或其他降脂药物,以达到更严格的LDL-C控制目标。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管理策略,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的结合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不仅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也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和长期坚持。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共同努力,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和合理的药物治疗,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LDL-C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保护心血管健康,从而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值得注意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识别和干预至关重要。定期体检,特别是血脂水平的检测,对于高风险人群来说尤为重要。此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更严格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以及更积极的药物治疗方案,以减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
总之,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管理策略。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的结合,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LDL-C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这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患者的积极参与,以及长期坚持。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享受更健康的生活。
徐西振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