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识别与预防:缺血性卒中的生命线

2025-09-15 22:32:45       3356次阅读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缺血性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健康威胁,常常为患者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深入探讨缺血性卒中的成因、预防策略以及早期识别的重要性,以期帮助公众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一疾病。

缺血性卒中,也称为脑梗死,是大脑供血动脉由于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据统计,缺血性卒中占所有卒中的80%以上,不仅危及生命,还可能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长期残疾。然而,科学研究显示,高达90%的卒中是可以通过科学预防避免的。

病因分析

缺血性卒中的成因复杂,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壁内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及平滑肌细胞增生的慢性过程,导致血管壁变厚、血管狭窄,最终可能闭塞。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也是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的过程。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动脉壁沉积,形成脂质条纹。随后,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T细胞浸润,释放炎症因子,促进泡沫细胞的形成。平滑肌细胞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迁移、增殖,形成纤维帽。最终,脂质核心增大,导致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引起血管闭塞。

高血压作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包括内皮损伤、血管重塑、血管炎症等。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壁张力增加,内皮细胞受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糖尿病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氧化应激增加,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也通过不同机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卒中风险。

预防策略

1.

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是预防卒中的基础。推荐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以及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健康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降低卒中风险。规律运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戒烟限酒可减少血管炎症,降低血压和血脂,降低卒中风险。

控制危险因素

: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使用利尿剂、ACEI、ARB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脂血症患者可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早期发现并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等潜在问题。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体检,包括血压、血糖、血脂、心电图等检查。对于有卒中高危因素的人群,可进行颈动脉超声、头颅MRI等检查,评估血管病变程度,及时进行干预。

药物治疗

:对于高风险人群,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以降低卒中风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他汀类药物可降低LDL-C水平,稳定斑块,减少卒中风险。对于有房颤的患者,可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预防心源性卒中的发生。

早期识别

时间是卒中治疗的关键。卒中发生时,快速识别症状并立即就医至关重要。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面部歪斜、单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这些症状的快速识别可以通过“FAST”原则进行:Face(面部),Arm(手臂),Speech(言语),Time(时间)。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此外,卒中的其他症状还包括突发严重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视觉障碍等。对于这些症状,也应高度警惕,及时就医。卒中的救治时间窗有限,越早治疗,预后越好。溶栓治疗是卒中急性期的主要治疗方法,可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对于大血管闭塞的患者,可进行血管内治疗,如机械取栓,恢复血流。

总结而言,缺血性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我们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生的风险,并减少其带来的健康负担。公众应提高对卒中的认识,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预防措施,以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定期体检、合理用药、早期识别症状,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卒中,降低其危害。让我们

吕何锦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总院

下一篇胰腺癌治疗中氟尿嘧啶类药物的剂量与疗程调整
上一篇遗传因素与口腔癌:了解家族病史的重要性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