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是一种侵袭性强、进展迅速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及儿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在治疗骨肉瘤的过程中,化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化疗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一定的副作用和不适,如身体虚弱、疲倦、疼痛等。因此,如何在化疗期间保持活力、减轻不适、促进康复,成为骨肉瘤患者及其家属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骨肉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保持活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术后物理治疗
术后物理治疗是骨肉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物理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帮助患者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康复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渐进式抗阻训练、功能性训练等方式,增强患者肌肉力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平衡训练:通过各种平衡练习,提高患者关节稳定性和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
关节活动度练习:通过被动和主动关节活动练习,维持关节正常活动范围,预防关节僵硬。
功能转移训练:通过床椅转移、轮椅转移等训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二、化疗期间适度活动
在化疗期间,患者应根据自身体力状况进行适度活动,以改善情绪、提高身体机能。以下是一些建议:
低强度运动: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提高患者心肺功能、缓解疲劳感。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加重患者疲劳感,甚至引发骨折等并发症。因此,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
循序渐进:活动强度和时间应根据患者体力状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疲劳。
三、疼痛管理
疼痛是骨肉瘤患者化疗期间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同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药物反应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
非药物疼痛管理:患者可以学习一些非药物疼痛管理技巧,如冷热敷、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以减轻疼痛感。
心理干预:疼痛往往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心理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正念冥想等,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应对方式。
四、心理支持
化疗期间,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心理支持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可以运用各种心理干预技术,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参与患者互助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鼓励,有助于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和社会认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家庭支持:家人的关爱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家人应多陪伴患者,倾听患者心声,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五、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承受化疗带来的副作用。以下是一些建议:
均衡饮食: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制品、新鲜蔬果等。
适量摄入: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摄入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必要时使用营养补充剂: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适量使用蛋白质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改善营养状况。
六、功能恢复训练
化疗结束后,患者应进行功能恢复训练,以恢复因肿瘤和治疗导致的功能障碍。以下是一些建议:
肌力训练:通过渐进式抗阻训练、功能性训练等方式,增强患者肌肉力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平衡训练:通过各种平衡练习,提高患者关节稳定性和协调性,减少跌倒风险。
协调训练:通过手眼协调、左右协调等训练,提高患者精细动作能力。
耐力训练:通过有氧运动、间歇训练等方式,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七、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有助于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建议:
影像学检查:CT、MRI、PET-CT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患者应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八、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整体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患者应积极寻求家人、朋友的关爱和支持,以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参与社会活动:
孙传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市南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