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是一种严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术后感染是患者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将详细阐述胰腺癌术后感染预防的重要措施,以期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引流液 术后患者需密切监控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同时,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以评估感染可能性。若引流液出现异常,如颜色变深、量增多、性质变浑浊等,应高度警惕感染的发生。
二、合理应用镇痛药物 术后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正确使用镇痛药物可以减轻疼痛,降低因疼痛导致免疫力下降的风险,进而降低感染风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和剂量。常用的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和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在使用镇痛药物时,应遵循“按需给药、最小有效剂量”的原则,以减少药物副作用和感染风险。
三、调整饮食,促进营养吸收 术后患者应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普通饮食。合理的饮食调整有助于营养吸收,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应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满足身体恢复的需要。同时,应避免高脂肪、高糖、油炸等不健康食物,以免加重胰腺和胃肠道负担。
四、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 术后患者应尽早参与床上活动,如翻身、坐起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随着体力恢复,患者可逐渐增加活动量,进行康复锻炼,如步行等,以提高身体素质,降低感染风险。早期活动和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促进术后恢复。
五、预防感染措施 术后患者需重视个人卫生,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同时,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感染源接触。此外,患者应避免与感染源接触,如患有感冒、腹泻等传染病的亲友。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应定期消毒病房环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六、控制血糖 胰腺癌患者常伴有糖尿病,术后应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感染风险。患者应遵循医嘱,合理使用降糖药物,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少感染并发症,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七、获得心理支持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情绪可能影响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支持,如心理咨询、亲友陪伴等,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八、定期随访,监测疾病进展 术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监测疾病进展和感染风险。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随访内容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血糖监测等,以评估患者的疾病状况和感染风险。
总之,胰腺癌术后预防感染是一个多方面综合考虑的过程,通过密切监测、合理用药、饮食调整、早期活动、预防感染、控制血糖、获得心理支持和定期随访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患者和医护人员应共同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康复环境。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胰腺癌术后患者的感染防控效果,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谢晋玲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