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这个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死亡率排名前列的恶性肿瘤,一直是医学界防治的重点。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通过控制病因和实施早期筛查,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定期检测,来提升肝癌患者的生存率。
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涵盖了慢性肝炎病毒感染、酒精摄入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慢性感染是全球超过半数肝癌患者的主因。这两种病毒的长期感染会导致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可能发展成肝癌。此外,长期过量饮酒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也是不可忽视的肝癌风险因素。酒精摄入会直接损害肝脏细胞,而NAFLD则与代谢综合征有关,增加了肝脏癌变的风险。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显得尤为重要。AFP是一种在肝癌细胞中表达增加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其异常升高往往是肝癌存在的一个警示信号。肝脏超声检查则因其无创、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这种检查能够为进一步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肝癌患者的AFP水平都会升高,这意味着AFP检测不能单独作为筛查手段。结合肝脏超声检查,可以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对于AFP水平升高或肝脏超声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肝脏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预防肝癌,除了定期检测,还应从控制病因入手。对于HBV和HCV感染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减少病毒对肝脏的损害。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病毒复制水平,减缓肝纤维化进程,降低肝癌的风险。对于饮酒者,减少酒精摄入是降低肝癌风险的有效手段。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改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等,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肝脏健康,预防肝癌的发生。
除了上述措施,接种乙肝疫苗也是预防肝癌的有效手段之一。乙肝疫苗可以预防HBV感染,从而降低肝癌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所有婴儿在出生后尽早接种乙肝疫苗。
对于已经确诊的肝癌患者,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介入治疗等都是常见的肝癌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分期、肝功能、全身状况等因素。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也在肝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总之,通过控制病因、早期筛查和积极治疗,我们可以显著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生存率。这不仅需要患者自身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公共卫生部门的支持与合作,共同为实现肝癌的有效防治而努力。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有望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期寿命。
参考文献: 1.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18(8): 703-727. 2. 肝癌筛查与监测指南[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6): 1166-1176. 3.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J]. 中华医学杂志, 2021, 101(34): 2589-2601. 4.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9): 635-660.
谢龙辉
永州市中心医院冷水滩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