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直肠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居不下引起了全球医疗界的广泛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结肠直肠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排名第三,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结肠直肠癌的重要手段,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逐渐赢得了患者的认可和青睐。
结肠直肠癌微创手术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机器人辅助手术两种类型。腹腔镜手术通过在腹部创造几个小孔,将腹腔镜和手术器械插入腹腔内进行操作。而机器人辅助手术则是在腹腔镜的基础上,通过机器人手臂进行更加精细和精确的操作。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通过较小的切口进入腹腔,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同时也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但是,由于微创手术的操作空间有限,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术后感染、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仍时有发生。
为了预防术后感染,术前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医生需要对患者的一般情况、营养状况、合并症等进行全面评估,并针对存在感染风险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术前肠道准备是降低感染风险的重要环节,包括口服抗生素、清洁灌肠等。此外,术前皮肤准备也不容忽视,应彻底清洁手术区域皮肤,减少皮肤表面细菌的数量。有研究显示,术前使用抗生素溶液进行皮肤准备,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术中监控是预防术后感染的关键。手术过程中,医生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术中污染的风险。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室环境的控制等都是术中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医生还需注意手术时间的控制,避免长时间的手术操作增加感染的风险。研究表明,手术时间与术后感染风险呈正相关,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感染的风险越高。
术后管理是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感染的迹象。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术后感染的有效手段,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种类和剂量。此外,术后伤口护理也非常重要,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的发生。有研究指出,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是导致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总之,结肠直肠癌微创手术在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前评估、术中监控和术后管理等环节不容忽视。医生和患者应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术后感染,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结肠直肠癌的治疗效果将不断提高,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创新技术的出现,如纳米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为结肠直肠癌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公众对结肠直肠癌的认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降低结肠直肠癌的发病率。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有望在未来实现结肠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傅敏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