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数据,口腔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各类癌症中位居前列,尤其在亚洲地区,由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普遍存在,口腔癌的发病率更是居高不下。口腔癌的治疗手段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从单一的手术、放疗和化疗,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的综合治疗模式。
近年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为口腔癌治疗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免疫治疗的核心在于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使其能够有效识别并攻击肿瘤细胞。这种治疗方式包括多种策略,如阻断免疫检查点、细胞因子治疗和细胞免疫治疗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能够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恢复T细胞的杀伤功能。肿瘤细胞能够通过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如PD-L1)来抑制T细胞的活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抑制剂)能够阻断这一抑制信号,恢复T细胞的杀伤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多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口腔癌的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细胞因子治疗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细胞因子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通过外源性给予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干扰素(IFN)等,可以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目前已有多种细胞因子治疗药物获批用于口腔癌的治疗,如干扰素α、干扰素β等。
细胞免疫治疗则通过体外扩增和活化免疫细胞,再回输患者体内,直接攻击肿瘤细胞。细胞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疗法。CAR-T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患者的T细胞改造成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的CAR-T细胞,再回输患者体内,直接攻击肿瘤细胞。TIL疗法则是从患者肿瘤组织中分离出肿瘤特异性的淋巴细胞,在体外扩增后再回输患者体内,发挥抗肿瘤作用。细胞免疫治疗在一些难治性肿瘤中显示出突破性的疗效,为口腔癌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免疫治疗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尤其对于常规治疗无效或易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然而,免疫治疗也面临着挑战。首先,如何准确预测哪些患者会对免疫治疗产生响应,目前缺乏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免疫治疗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不敏感或产生耐药。因此,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如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等,对于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至关重要。其次,免疫治疗可能引发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包括皮肤反应、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等,需要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但也可能破坏正常的免疫耐受,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免疫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和耐受性,合理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未来,口腔癌的免疫治疗研究需聚焦于两个方面:一是探索最佳的适应人群,通过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验证,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患者群体;二是开发联合治疗方案,将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免疫治疗与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的联合应用,可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例如,放疗可以增加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化疗可以清除免疫抑制细胞,改善免疫微环境。此外,免疫治疗与其他新型治疗手段(如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的联合应用,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
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这一领域将为口腔癌患者带来更加光明的治疗前景。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在口腔癌的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免疫治疗的作用机制,优化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为口腔癌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免疫治疗相关的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免疫治疗的认识和接受度,为口腔癌的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杨健
金湖县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