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致死及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脑卒中以其突发性和高致死率备受关注。脑卒中可划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型,而血脂异常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因素,对脑卒中的预防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脂质在动脉壁内沉积,导致血管壁逐渐增厚,血管腔狭窄,最终可能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脑卒中的预防来说,控制血脂水平,特别是降低LDL-C,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的血脂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饮食调整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有助于降低LDL-C水平,改善血脂状况。建议每日摄入的脂肪不超过总热量的30%,其中饱和脂肪不超过7%,反式脂肪尽可能少。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和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LDL-C水平。同时,适量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坚果、橄榄油等,可以改善血脂状况。
生活方式改变
:增加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和骑自行车,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LDL-C,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戒烟限酒也是降低血脂异常风险的重要措施。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量饮酒会升高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增加脑卒中风险。
药物治疗
:对于高风险个体,如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使用他汀类药物,以降低LDL-C水平,减少脑卒中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可以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从而降低LDL-C水平。此外,对于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其他降脂药物,如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和肝肾功能,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及时了解自身的血脂状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检测一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检测一次。对于已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或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更频繁地检测血脂,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血脂管理对于脑卒中的预防至关重要。通过综合的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控制血脂异常,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此外,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的其他危险因素,也应积极控制,以降低脑卒中风险。脑卒中的预防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管理,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慢性病的防控,是减少脑卒中发生、降低疾病负担的重要措施。
张欢
长春中医药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