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辐射暴露是公认的致癌因素之一。本文将深入探讨辐射暴露与肺癌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帮助人们降低肺癌风险,维护健康。
辐射暴露是指人体接触到可能引起生物效应的电离辐射。电离辐射能够使原子或分子电离,产生带电粒子,进而破坏生物体内的DNA和其他生物大分子,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辐射主要包括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土壤和建筑材料中的放射性核素等。人工辐射则包括医疗辐射、核工业辐射等。长期或大剂量的辐射暴露会增加肺癌的风险。
研究表明,辐射剂量与肺癌风险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辐射剂量越大,肺癌发生的风险越高。此外,不同个体对辐射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儿童和青少年对辐射的敏感性较高,因此儿童和青少年更应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为降低辐射暴露风险,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减少空气污染:空气污染中含有的放射性颗粒物会增加肺癌风险。政府和个人应采取措施减少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污染源,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加强环境监测,提高排放标准,推广清洁能源,限制高污染车辆上路等。
职业防护:在核工业、医疗放射等领域工作的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防护规范,穿戴防护服、使用防护设备,减少职业性辐射暴露。例如,定期进行剂量监测,合理规划工作流程,加强防护培训等。
室内环境改善:室内装修材料、烟草烟雾等都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应选择环保材料,加强室内通风,降低室内污染。例如,选择低放射性的建材,定期开窗通风,避免室内吸烟等。
辐射防护:在进行医疗放射检查时,应遵循“最小化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检查。对放射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核事故。例如,严格掌握检查适应症,合理选择检查方法,加强放射源监管等。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可降低肺癌等多种疾病的风险。例如,制定戒烟计划,限制饮酒量,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坚持每周运动等。
定期体检: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如低剂量螺旋CT等,早发现、早治疗。例如,对于有长期吸烟史、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肺癌筛查,及时就诊。
科普宣传:普及辐射防护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例如,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渠道,宣传辐射防护知识,提高公众对辐射危害的认识。
总之,辐射暴露与肺癌风险密切相关,通过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肺癌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共同努力,营造健康、安全的环境,预防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降低辐射暴露风险。
季冬梅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汇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