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项革命性进展,它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展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副反应。本文将对MSI-H(微卫星高度不稳定)/dMMR(错配修复缺陷)肿瘤的免疫治疗适应症进行详细解析,并探讨其特点、适应症、禁忌症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1. MSI-H/dMMR肿瘤的特点
MSI-H/dMMR肿瘤是由于DNA错配修复基因(MMR)功能缺陷导致基因突变增多,微卫星序列高度不稳定的一类肿瘤。这种基因突变的积累使得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更多的新抗原,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研究表明,MSI-H/dMMR是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其疗效显著优于MMR功能正常的肿瘤。MSI-H/dMMR肿瘤在结直肠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实体瘤中较为常见,且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2. 免疫治疗适应症
免疫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1)实体肿瘤:免疫治疗在多种实体瘤如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中均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其中,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部分肿瘤的一线治疗选择。免疫治疗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免疫抑制,恢复T细胞的杀伤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2)MSI-H/dMMR肿瘤:MSI-H/dMMR肿瘤患者免疫治疗客观缓解率可达50%以上,已成为标准治疗手段。多项临床研究证实,MSI-H/dMMR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显著延长,且毒副反应较低。
(3)PD-L1高表达肿瘤:PD-L1表达水平与免疫治疗疗效密切相关,PD-L1高表达患者更易从免疫治疗中获益。PD-L1表达水平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3. 免疫治疗禁忌症
免疫治疗虽好,但也并非人人适用。以下情况应慎用免疫治疗:
(1)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治疗可能加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类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前,需充分评估病情及潜在风险,权衡利弊。
(2)严重感染:活动性感染患者应先控制感染,再考虑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可能削弱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加重感染病情。
(3)器官移植患者:免疫治疗可能导致移植排斥反应,需慎重使用。器官移植患者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治疗可能影响移植器官的功能。
4.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免疫治疗期间建议患者均衡饮食,多摄入优质蛋白,以支持机体恢复和增强免疫力。同时定期监测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免疫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多数为轻中度,可通过对症治疗缓解。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心肌炎、肺炎等,需及时识别并给予相应处理。
总之,MSI-H/dMMR肿瘤患者是免疫治疗的优势人群,疗效显著。但免疫治疗也存在禁忌症,需严格把握适应症。治疗期间还需注意营养支持和不良反应监测,以确保疗效和安全。随着免疫治疗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肿瘤患者从中获益。
费世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诊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