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肝性脑病(HE)是肝癌晚期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肝性脑病的急救技能,以帮助医疗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有效应对这一紧急状况。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于肝脏功能衰竭引起的代谢性脑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和死亡。因此,预防和处理肝性脑病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出血控制
肝癌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对于轻度出血,可采用局部压迫,如使用止血带或纱布压迫出血部位,以减少血液流失。对于严重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等,需迅速联系急救中心进行专业处理,如内镜下止血、输血等。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及时调整抗凝治疗方案。
疼痛管理
肝癌患者的疼痛管理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耐受性,合理使用止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并定期评估疼痛控制效果,以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也可用于辅助疼痛管理。
肝性脑病预防和处理
肝性脑病的预防和处理需从多方面进行。首先,应严格控制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避免过量蛋白质代谢产物对大脑的毒性作用。建议采用低蛋白饮食,并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肝功能调整蛋白质摄入量。其次,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防止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对于已经发生肝性脑病的患者,及时使用降氨药物(如乳果糖、利福昔明等)和肠道消毒剂(如新霉素、甲硝唑等),以减轻症状。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感染控制
肝癌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院内感染至关重要。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密切监测感染控制效果。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具体药物选择应根据感染病原体和患者的肝肾功能进行个体化调整。
心理支持
肝癌患者常伴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心理支持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家庭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心理负担。此外,社会支持和经济援助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总结而言,针对肝癌患者的急救技能不仅包括出血控制和疼痛管理,更重要的是对肝性脑病的预防和处理。通过综合管理,我们能够显著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支持。同时,多学科团队合作和个体化治疗也是提高肝癌患者预后的关键。通过不断优化治疗方案,提高医疗水平,我们有望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希望和生活质量。
宗翊
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长海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