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在探讨胃癌的预防策略时,我们不得不关注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疾病——残胃炎。残胃炎是指胃部分切除术后,剩余胃组织发生的炎症。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残胃炎与胃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概念。癌前疾病是指那些与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良性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炎等。而癌前病变则是指在组织学上可见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增加了肿瘤发生的风险。在这些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中,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和干预,就可能逐渐发展成恶性肿瘤,如胃癌。
那么,如何预防残胃炎发展为胃癌呢?以下几点策略至关重要: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高盐、高脂、熏制和腌制食品的摄入。这些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和多环芳烃等物质具有致癌作用,长期摄入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中的乙醇都是强刺激物,长期吸烟饮酒会损伤胃黏膜,促进炎症反应,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的精神压力,以降低慢性炎症的风险。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影响胃黏膜的血流和屏障功能,增加炎症和癌变的风险。
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和胃癌的重要病原体。对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规范的抗菌治疗,以降低胃癌发生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增加胃癌的风险。及时的抗菌治疗可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定期胃镜检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长期胃部不适或残胃炎患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和色泽,发现可疑的病变,进行活检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早期发现和治疗胃癌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合理用药:对于有残胃炎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等药物,这些药物可能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的风险。对于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胃黏膜保护剂、抑酸药等药物,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
遗传因素筛查:对于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应进行遗传易感基因的筛查,评估胃癌的风险。对于高风险人群,应加强监测和干预,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总之,胃癌的预防需要从残胃炎等癌前疾病的治疗开始。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定期的胃镜检查、合理用药和遗传因素筛查,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护人们的健康。预防胃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胃癌的科普宣传,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降低胃癌的威胁,保护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张磊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琶洲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