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发生部位广泛,包括唇、舌、颊、口底、腭、牙龈等口腔及其邻近结构。由于口腔癌早期症状较为隐蔽,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预后较差。因此,防治口腔癌的关键在于早期识别和积极预防。
早期识别口腔癌信号
持续性溃疡
: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但如果溃疡持续两周以上不愈合,应高度警惕口腔癌的可能。持续性溃疡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正常组织,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溃疡形成。
黏膜白斑或红斑
:口腔黏膜出现不痛不痒的白斑或红斑,尤其是边界清楚、表面粗糙的病变,需及时就医检查。黏膜白斑或红斑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侵犯黏膜,导致黏膜上皮角化过度或萎缩,形成白色或红色的斑块。
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患者常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特别是无痛性的肿大淋巴结,应引起足够重视。淋巴结肿大可能是由于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转移至颈部淋巴结,导致淋巴结增生肿大。
口腔功能受限
:如开口困难、言语不清、吞咽疼痛等,可能是口腔癌侵犯周围组织的表现。口腔癌侵犯周围肌肉、神经等组织,导致口腔功能受限。
牙齿松动
:非牙周病引起的牙齿松动,尤其是多个牙齿同时松动,应考虑口腔癌的可能性。口腔癌侵犯牙周膜、牙槽骨等牙周组织,导致牙齿松动。
降低口腔癌风险的预防措施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是口腔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可直接刺激口腔黏膜,增加癌变风险。饮酒可导致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降低黏膜屏障功能,增加癌变风险。戒烟限酒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良好口腔卫生
: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保持口腔清洁,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减少口腔炎症的发生,降低口腔癌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口腔病变,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发现口腔癌的早期信号,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合理饮食
:均衡饮食,增加新鲜蔬果摄入,减少腌制、熏制食品。新鲜蔬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有助于降低口腔癌风险。腌制、熏制食品中含有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应尽量减少摄入。
避免口腔刺激
:减少辛辣、过热、过硬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减少口腔癌的发生。辛辣、过热、过硬食物可导致口腔黏膜损伤、炎症,增加癌变风险。
及时治疗口腔疾病
:对于口腔炎症、牙周病等应及时治疗,防止病变恶化。口腔炎症、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可导致口腔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增加癌变风险。
口腔癌的防治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普及口腔癌的早期识别和预防知识,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如长期吸烟者、饮酒者、口腔疾病患者等,更应加强自我监测,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以实现口腔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口腔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朱征全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