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髓样癌(MT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甲状腺癌的5%左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RET基因突变在MTC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探讨RET基因突变在MTC中的分子机制,并介绍目前的治疗进展。
甲状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这种细胞负责产生降钙素,参与调节体内钙水平。MTC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分子事件。其中,RET基因突变是MTC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RET基因位于染色体10q11.2,编码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正常情况下,RET受体与配体(如神经胶质细胞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结合后,通过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Ras-MAPK、PI3K-AKT等,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然而,在MTC中,RET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异常激活,持续激活下游信号传导,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研究发现,约90%的MTC患者存在RET基因突变,其中50%为胚系突变,50%为体细胞突变。RET突变主要发生在外显子11、14、15和16,导致跨膜区或近膜区结构域异常,从而引起受体异常激活。不同的突变类型与MTC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密切相关。例如,外显子16的V804M突变与MTC的侵袭性行为和较差预后相关。因此,对RET突变的检测和分型对于MTC的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RET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近年来开发了一系列RET抑制剂,如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等。这些药物通过竞争性结合RET激酶活性位点,阻断异常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多项临床研究表明,RET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晚期MT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为晚期MT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例如,在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的Ⅲ期临床试验中,凡德他尼显著延长了晚期MTC患者的PFS(30.5个月 vs 19.3个月),并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也是MTC治疗的重要方向。研究发现,RET突变的MTC患者肿瘤微环境中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提示免疫治疗可能有效。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在探索PD-1/PD-L1抑制剂、CAR-T细胞治疗等新型免疫治疗手段在MT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例如,在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卡博替尼治疗晚期MTC,客观反应率为45%,疾病控制率为85%,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毒性。这些新型免疫治疗手段有望为MTC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综上所述,RET基因突变是MTC发生发展的关键分子机制,针对RET突变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为MT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针对RET突变的新型治疗手段问世,为MTC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同时,针对RET突变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也将有助于MTC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未来,我们期待通过多学科合作,进一步揭示MTC的分子机制,开发更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高MT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
夏雪梅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