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肿瘤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主要影响口腔、鼻咽、喉等重要部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为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治疗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相比,有着独特的作用机制和治疗优势。然而,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头颈部肿瘤患者,了解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免疫治疗适用于难治性或复发性头颈部肿瘤患者。这类患者在传统治疗如化疗、放疗后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肿瘤细胞对常规治疗产生抵抗,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有望打破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免疫治疗在难治性或复发性头颈部肿瘤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其次,高肿瘤突变负荷(TMB)的患者,因其肿瘤细胞产生大量新抗原,更有可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新抗原是肿瘤细胞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异常蛋白质片段,可以被免疫系统识别为非自身成分,从而激活免疫反应。高TMB患者的肿瘤细胞产生的新抗原较多,更容易被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因此免疫治疗的效果往往更佳。临床上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等方法评估患者的TMB水平,以预测免疫治疗的效果。
此外,检查点抑制剂表达阳性的患者,即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患者,免疫治疗的效果往往更佳。PD-L1是一种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可以与免疫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结合,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D-1/PD-L1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恢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功能。多项研究已经证实,PD-L1表达水平较高的头颈部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更好。
然而,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头颈部肿瘤患者,存在以下禁忌症: 1. 活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类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免疫治疗可能加剧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病情恶化。在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免疫状态,必要时可考虑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情,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免疫治疗。 2. 器官移植患者。这类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以维持移植器官的功能,免疫治疗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耐受性,增加排斥反应的风险。在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移植器官功能和免疫状态,必要时可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和种类,以平衡抗肿瘤效果和移植器官功能。 3. 严重感染患者,如活动性结核病患者。这类患者体内存在活动性病原体感染,免疫治疗可能削弱机体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加重感染。在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感染状况,必要时可使用抗感染药物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考虑免疫治疗。 4. 对免疫治疗药物成分过敏的患者。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必须避免使用。在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必要时可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以确保用药安全。
综上所述,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手段,在头颈部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然而,免疫治疗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需要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肿瘤特征、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多方面因素,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同时,患者也应充分了解免疫治疗的可能风险和禁忌,与医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选择,头颈部肿瘤患者有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高德全
平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