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涉及动脉壁内脂质沉积、炎症反应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其中,缺血性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急性脑血管事件,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中断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该疾病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发病机制涉及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等多个环节。
在缺血性卒中的康复期,营养与饮食管理是二级预防的核心措施之一,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合理的饮食干预能够通过调节代谢、改善血管功能及降低再发风险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针对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指南:
控制总能量摄入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和活动水平,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以维持适宜的体重和体脂比例。对于超重或肥胖患者,适度降低能量摄入,通过增加体力活动消耗多余能量,以达到减重目的。
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以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建议每日饱和脂肪摄入量不超过总能量的7%,胆固醇摄入量控制在300 mg/d以下。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摄入
:适量增加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亚麻籽油等,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豆类、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改善肠道菌群平衡。
控制钠盐摄入
:减少钠盐摄入,以降低血压水平。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控制在2000 mg以下,相当于约5 g食盐。
适量摄入抗氧化营养素
:适量增加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和茶等,有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损伤。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增加缺血性卒中再发风险。建议患者戒烟限酒,以降低危险因素。
个体化营养干预
: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干预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依从性。
康复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缺血性卒中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而言,饮食调整不仅仅是康复期的一部分,更是整个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的饮食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促进整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饮食建议:
均衡膳食
:确保膳食中包含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微量营养素。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构建新组织所必需的,而健康的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和E,对于维护血管健康和减少氧化应激非常重要。这些维生素可以在柑橘类水果、浆果、绿叶蔬菜和坚果中找到。
保持水分平衡
: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血压稳定和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建议患者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饮水。
避免高糖食品
:高糖食品会导致血糖水平波动,增加心血管风险。患者应限制含糖饮料和高糖零食的摄入。
定期监测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以便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总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营养与饮食管理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考虑和个性化的调整。通过遵循上述指南,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进程,提高生活质量,并减少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
戚东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