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黄疸是肝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由肿瘤侵袭肝细胞导致代谢障碍引起。其临床表现包括皮肤黏膜黄染、尿色加深、粪便颜色变浅等。本篇文章将详细解读肝癌黄疸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帮助患者和医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一状况。
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胆红素是胆汁色素的一种,当肝脏代谢功能障碍时,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会升高。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其中直接胆红素主要反映肝脏排泄功能。肝癌黄疸时,两者水平均可能升高。正常情况下,TBIL的正常范围为5.1-22.2μmol/L,DBIL的正常范围为0-6.8μmol/L。当TBIL和DBIL水平显著升高时,提示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受损。
转氨酶(ALT和AST):ALT和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水平升高。在肝癌患者中,转氨酶水平的升高与肿瘤侵袭肝细胞的程度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ALT的正常范围为7-56U/L,AST的正常范围为10-40U/L。肝癌患者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和炎症活动。
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和GGT主要分布在肝脏胆管细胞和毛细胆管,当胆管受压或阻塞时,这些酶的血清水平会升高。在肝癌患者中,尤其是合并胆管癌栓或肝内胆管扩张时,ALP和GGT水平明显升高。正常情况下,ALP的正常范围为40-150U/L,GGT的正常范围为10-60U/L。肝癌患者ALP和GGT水平升高,提示胆管受压或阻塞,需警惕胆管癌栓等并发症。
白蛋白(ALB)和凝血功能:肝脏是合成白蛋白和凝血因子的主要场所。肝癌患者由于肝功能减退,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和凝血功能障碍。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肝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ALB的正常范围为35-55g/L,凝血酶原时间(PT)的正常范围为11-14秒。肝癌患者ALB水平降低和PT延长,提示肝功能严重受损,需积极治疗改善肝功能。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其升高与肿瘤负荷密切相关。除AFP外,CA19-9、CEA等也可在部分肝癌患者中升高,与肿瘤侵袭和预后相关。AFP的正常范围为0-7ng/mL。肝癌患者AFP水平显著升高,提示肿瘤负荷大,预后较差。CA19-9和CEA的正常范围分别为0-37U/mL和0-5ng/mL。肝癌患者CA19-9和CEA水平升高,提示肿瘤侵袭和预后不良,需密切监测和积极治疗。
总之,肝癌黄疸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胆红素、转氨酶、胆管酶、白蛋白和凝血功能等,可反映肝脏代谢和合成功能。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评估肿瘤负荷和预后。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结合病史、影像学检查,可对肝癌黄疸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治疗上需针对病因采取保肝、降酶、利胆等措施,并重视预防,包括定期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和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肝癌黄疸患者,应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肝功能,缓解黄疸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彭金山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