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发病率不断攀升,尤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其高发病率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重大影响,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受到广泛关注。手术切除和放射性碘消融治疗(Radioactive Iodine Ablation, RAI)是甲状腺癌治疗中两种主要手段。本文将对RAI治疗的应用原则进行详细探讨,以增进医学界及患者对这一治疗方法的了解。
RAI治疗基于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对碘的高度摄取能力。通过口服放射性碘-131(131I),利用其发射的β射线破坏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实现局部放疗效果。131I在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中的浓聚作用,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RAI治疗的适应症广泛,包括: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残留的甲状腺组织或癌细胞。
术后病理检查发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残留的癌细胞。
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如颈部超声、核素扫描等)发现有残留甲状腺组织或转移灶。
RAI治疗具有以下优势:
作为局部放疗手段,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小,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
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可以重复治疗,适用于多次复发的病例,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与外放疗相比,RAI治疗的费用较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RAI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治疗前需要停用甲状腺激素制剂2-4周,以提高TSH水平,增强131I的摄取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治疗前需要进行低碘饮食2周,以减少碘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确保131I能够更有效地被甲状腺组织和癌细胞吸收。
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1-2周的隔离,以减少对周围人群的辐射风险,保障公共安全。
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血清TG和抗TG抗体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AI治疗是甲状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生存预后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和规范治疗流程,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甲状腺癌治疗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RAI治疗将在甲状腺癌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未来,随着新药物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甲状腺癌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甲状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碘摄入不足或过量、慢性甲状腺炎等因素均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此外,甲状腺癌的发病还与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相关。甲状腺癌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瘤的增大,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压迫感、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晚期可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等表现。
甲状腺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细胞学检查。颈部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发现甲状腺结节及其大小、形态、内部结构等特征,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提供重要依据。细针穿刺活检(FNAB)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癌的首选方法,通过细胞学检查可明确结节的良恶性。此外,血清TG、抗TG抗体、TSH等实验室检查也有助于甲状腺癌的诊断和评估。
甲状腺癌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分型、分期、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甲状腺全切除、次全切除、叶切除等。术后根据病理分型、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可采取RAI治疗、外放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以抑制TSH分泌,降低复发风险。
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因肿瘤分型、分期、治疗方式等因素而异。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不足10%。总体来说,甲状腺癌的预后较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总之,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RAI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局部放疗手段,在甲状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癌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和有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余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