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治疗:微创技术对正常组织的保护作用

2025-09-07 06:01:03       3780次阅读

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化疗、放疗等。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肝癌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快速恢复和确切疗效,逐渐成为肝癌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将详细探讨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两种主要方法: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和射频消融术(RFA),以及它们如何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风险。

首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一种通过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同时向肿瘤内注射化疗药物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的副作用,因为它只作用于肿瘤局部,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较小。TACE通过导管将药物和栓塞剂直接注入到肿瘤的供血动脉,使肿瘤因缺乏血液供应而“饿死”,同时化疗药物也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增强治疗效果。TACE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1. 建立血管通路,通常是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2. 在影像学引导下,将导管精准送至肿瘤的供血动脉;3. 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4. 拔出导管,结束手术。TACE的优势在于能够精确控制药物剂量,减少全身毒副作用,同时通过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

其次,射频消融术(RFA)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来破坏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RFA通过穿刺针将射频电极置入肿瘤内部,利用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而周围正常组织因热量散失较快而受到保护。这种方法适用于直径较小的肝癌肿瘤,且能够实现对肿瘤的精确打击,减少对正常肝组织的损害。RFA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1. 在影像学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穿刺至肿瘤内部;2. 发射高频电流,产生热效应,使肿瘤细胞凝固坏死;3. 调整射频电极的位置,确保整个肿瘤被完全消融;4. 关闭射频设备,拔出电极,结束手术。RFA的优势在于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或不适合肝移植的患者。

肝癌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微创性和快速恢复。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介入治疗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尤其适用于那些不能手术切除或不适合肝移植的患者。此外,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有研究显示,TACE和RFA治疗后的肝癌患者,其生存期与部分肝切除患者相当,甚至更佳。

然而,肝癌介入治疗并非没有风险。严格的适应症和治疗时机把握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肝功能损伤等,因此,介入治疗应在经验丰富的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此外,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总结而言,肝癌介入治疗以其微创、快速恢复和确切疗效,为肝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通过精准打击肿瘤,保护正常组织,减少治疗风险,介入治疗有助于提高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然而,患者在接受介入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问世,为肝癌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希望。

赵龙

上海医大医院

下一篇影像学检查对MCL治疗效果评估的价值
上一篇阴道出血与宫颈癌:早期信号的科学解释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