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大约85%。化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已被证实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然而,化疗药物在攻击癌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造成损害,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腹泻是化疗患者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NSCLC化疗引起的腹泻的管理与治疗方法,以期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化疗相关腹泻(CID)是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30%-50%。CID的发生机制复杂,可能与化疗药物对胃肠道黏膜的直接损伤、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蠕动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化疗药物如伊立替康、氟尿嘧啶类药物等,因其对胃肠道黏膜的毒性作用,更易引起CID。CID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水分平衡,还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感染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对NSCLC化疗相关腹泻的管理与治疗,目前主要采取以下策略:
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在化疗前预防性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特等,可有效减轻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降低CID的发生率。这些药物通过阻断5-HT3受体,抑制肠道神经末梢释放5-HT,从而减轻胃肠道症状。
调整饮食: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低残渣的食物,如烂饭、面条等,避免高脂肪、高纤维、刺激性食物,如油炸、辛辣食物等,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预防便秘。
补充水分电解质:腹泻患者应密切监测水电解质平衡,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口服补液盐等,预防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于严重腹泻患者,必要时需静脉补充水分电解质。
合理使用通便药物:对于化疗引起的便秘,可合理使用缓泻剂、益生菌等药物,如乳果糖、开塞露等,以改善肠道功能,减轻便秘症状。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腹泻症状。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腹泻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采取对症治疗,如使用止泻药、抗胆碱药物等,以减轻腹泻症状。止泻药如洛哌丁胺,可通过抑制肠道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减缓肠道蠕动,从而减轻腹泻症状。抗胆碱药物如山莨菪碱,可通过抑制副交感神经,减轻胃肠道痉挛,缓解腹痛症状。
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可采取心理咨询、放松训练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个体化治疗方案: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针对伊立替康引起的CID,可考虑使用奥曲肽等生长抑素类似物,减轻胃肠道症状。对于氟尿嘧啶类药物引起的CID,可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化疗药物。
总之,NSCLC化疗相关腹泻的管理与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预防性用药、饮食调整、对症治疗等。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可降低CID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化疗的疗效。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的症状变化,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患者及家属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主动反馈症状变化,共同参与疾病的管理,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刘炼波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