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是一种以动脉壁内斑块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这些斑块主要由脂肪、胆固醇、钙和其他物质组成,它们会逐渐硬化并阻塞血流。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于ASCVD患者的管理与康复,康复训练占据了核心地位,它不仅帮助患者恢复或提升日常生活能力,还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整体的生活质量。
急性期康复训练
对于ASCVD患者而言,在急性期,即在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康复训练应谨慎开始。初始阶段的康复训练主要是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良肢位摆放通过合理的体位调整,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后续的主动运动打下基础。被动关节活动则通过护理人员的辅助,使关节进行被动运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和功能,防止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
恢复期康复训练
随着病情的进一步稳定,患者将过渡到恢复期。在这一阶段,康复训练的重点转向强化主动运动,包括坐立、站立和步行训练,以及精细动作训练。坐立训练有助于患者恢复躯干控制能力,站立训练增强下肢力量,而步行训练则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行走能力。精细动作训练,如手部抓握、精细操作等,有助于恢复手部功能,为日常生活自理提供支持。
维持期康复训练
进入维持期后,患者应继续强化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能力。平衡训练通过提高患者的本体感觉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的风险,这对预防骨折和其他损伤至关重要。ADL能力训练则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独立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是提高患者自理能力的关键。
多学科协作康复
ASCVD的康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协作过程,需要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以及家属的共同参与。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同时注意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这些基础疾病的管理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
心理支持与家庭环境改造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的作用不容忽视。ASCVD患者可能会因疾病和功能受限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干预和支持能够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疾病。同时,家庭环境的改造也对患者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如设置扶手、防滑垫等,以减少跌倒风险,创造一个安全、便利的康复环境。
总结而言,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康复训练是一个分阶段、系统的过程,需要结合多学科协作、心理支持和家庭环境改造等多方面因素,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患者能够逐步恢复或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杨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