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和生活质量的严重影响。水肿作为CK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本文旨在探讨慢性肾病引起的水肿的病理机制及其治疗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水肿的病理机制 慢性肾病引起的水肿是一个多因素、多环节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钠潴留:CKD患者肾脏排钠能力下降,导致体内钠盐和水分潴留,进而引发水肿。肾脏的排钠功能障碍是CKD患者水肿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蛋白丢失: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导致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从血管外渗至组织间隙,形成水肿。蛋白尿是CKD患者水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心功能不全:部分CKD患者合并心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升高,进一步加重水肿。心功能不全是CKD患者水肿的常见合并症。
内分泌紊乱:CKD患者常伴有内分泌紊乱,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收缩,加重水肿。
二、水肿的临床表现 CKD患者水肿主要表现为眼睑、下肢肿胀和体重增加。水肿多呈凹陷性,以晨起为重,活动后可减轻。严重水肿可导致皮肤紧绷、行动不便,甚至出现胸腔、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水肿的临床表现与CKD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
三、水肿的治疗进展 1. 利尿剂:利尿剂是目前治疗CKD水肿的主要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轻水肿。常用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等。利尿剂的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肾功能、水肿程度和电解质水平个体化调整。
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可扩张出球小动脉,减轻肾小球内压,降低蛋白尿,间接减轻水肿。ACEI/ARB是CKD患者常用的降压药物,对减轻水肿和延缓肾功能进展具有重要作用。
饮食控制:限制钠盐摄入,减少水分潴留;低蛋白饮食,减轻蛋白尿,降低水肿风险。合理的饮食控制是CKD患者水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糖管理:糖尿病是CKD的常见病因之一,控制血糖可减轻肾脏损伤,降低水肿风险。对于合并糖尿病的CKD患者,血糖的严格控制尤为重要。
预防措施: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保持体重稳定,避免劳累和感染,预防水肿的发生和加重。预防和早期干预是降低CKD患者水肿风险的关键。
血液净化治疗:对于重度水肿或伴有严重并发症的CKD患者,可考虑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以迅速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和毒素,改善水肿症状。
其他治疗:对于部分难治性水肿的CKD患者,可考虑使用新型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超滤等治疗手段,以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慢性肾病引起的水肿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复杂过程,治疗需综合应用利尿剂、ACEI/ARB、饮食控制等措施,同时注重预防和并发症的处理。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CKD患者的预后。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曾辉
梅州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