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策略多聚焦于手术、化疗和放疗等物理治疗手段,但心理支持在治疗过程中同样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心理治疗不仅能提高胃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还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对抗疾病。因此,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心理干预同样重要。
胃癌患者面临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挑战,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带来的恐惧和不确定性,还要承受因疾病导致的生活质素下降、经济负担增加和社交活动受限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加以干预,将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决策,降低治疗效果,甚至缩短生存时间。
为了帮助患者应对这些压力,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心理干预手段。放松训练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控制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来减轻压力。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想象放松是放松训练中的几种常见技巧。深呼吸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度,降低心率和血压,达到放松效果。渐进性肌肉放松则通过有意识地紧张和放松肌肉群,帮助患者意识到并放松身体的紧张状态。想象放松通过引导患者想象一个宁静的场景或经历,帮助他们心理上逃离现实的压力。
心理咨询和认知行为疗法也是改善胃癌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手段。心理咨询帮助患者表达和处理情感问题,而认知行为疗法则通过改变患者的负面思维模式,提高他们应对压力的能力。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识别和挑战患者的负面思维,引导他们以更积极、现实的态度看待疾病和生活,从而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和正念冥想同样不可忽视。社会支持为患者提供情感慰藉和实际帮助,增强他们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和力量。正念冥想则教导患者以非评判性的态度活在当下,减少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正念冥想通过引导患者关注呼吸、身体感受和周围环境,帮助他们将注意力从疾病和压力中转移出来,达到放松和减压的目的。
研究表明,心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情绪状态,减少抑郁和焦虑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一项针对胃癌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其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显著降低,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另一项研究发现,接受心理干预的胃癌患者,其生存时间和无病生存期均显著长于对照组,提示心理干预可能对胃癌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干预措施应根据患者的具体需求和偏好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一些患者可能更适合接受个别心理咨询,而另一些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参加支持小组。此外,心理干预的效果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因此患者和医疗团队需要有耐心,并持续评估干预的效果。
综上所述,心理支持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放松训练、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社会支持和正念冥想等多种心理干预措施,我们可以帮助胃癌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也为他们提供了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作为医疗工作者,我们应该重视心理干预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性,将其纳入整体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拾美好生活。
谢富佳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