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白细胞异常与血小板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血常规表现

2025-09-13 00:17:29       3168次阅读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这种疾病的最大特点是骨髓瘤细胞的克隆性增殖,这种异常增长不仅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而且引发多种血常规异常表现,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贫血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约占患者总数的80%。由于骨髓被肿瘤细胞侵犯,正常的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导致贫血的发生。贫血的程度可以从轻微到严重不等,其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贫血的发生机制包括骨髓红细胞生成受损、红细胞寿命缩短以及免疫介导的溶血等。

白细胞计数异常也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见的血常规改变之一。由于骨髓瘤细胞的增生,正常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白细胞计数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患者因此更容易发生感染。此外,白细胞异常增多也可能出现,这可能与某些骨髓瘤细胞具有类似白细胞的形态有关。白细胞异常增多可能提示疾病进展或伴有感染等并发症。

血小板减少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另一个常见的血常规异常。由于骨髓瘤细胞的增生,正常的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功能受损,导致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可引起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血小板减少的发生机制包括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受损、血小板破坏增加以及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等。

红细胞沉降率(ESR)增快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常规的另一个重要改变。ESR是反映炎症和疾病活动程度的指标之一。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ESR增快与疾病活动密切相关,是评估疾病进展和疗效的重要指标。ESR增快可能与骨髓瘤细胞的炎症介质释放、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增多以及红细胞形态的改变等因素有关。

异常蛋白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另一个特征性血常规表现。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导致血浆中的异常蛋白增多。这种异常蛋白血症不仅影响凝血功能,还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从而增加患者发生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异常蛋白血症的发生机制包括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过量合成、正常免疫球蛋白合成的抑制以及异常蛋白对肾脏的直接损伤等。

多发性骨髓瘤通过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常规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减少、ESR增快及异常蛋白血症等一系列改变。这些血常规标志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监测至关重要,是临床医生不可或缺的诊断和治疗工具。通过定期监测这些血常规指标,可以及时发现疾病的复发和进展,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除了血常规异常,多发性骨髓瘤还可引起骨痛、骨折、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占患者总数的70%。骨痛的发生机制包括骨髓瘤细胞的骨浸润、骨质破坏、病理性骨折以及高钙血症等。骨痛的部位多样,以腰背部、胸肋骨和四肢骨多见,疼痛性质多为持续性钝痛或隐痛,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活动。

骨折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10%-15%。骨折的发生机制包括骨髓瘤细胞的骨浸润、骨质破坏、骨密度降低以及病理性骨折等。骨折的部位以脊柱、肋骨和四肢骨多见,严重时可导致瘫痪、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骨质破坏和骨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高钙血症是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30%。高钙血症的发生机制包括骨髓瘤细胞的骨浸润、骨质破坏、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的释放以及维生素D代谢异常等。高钙血症可引起多尿、多饮、恶心、呕吐、便秘、乏力、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昏迷甚至死亡。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及时发现高钙血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肾功能损害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20%-40%。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机制包括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肾小管沉积、急性肾小管坏死、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以及淀粉样变性等。肾功能损害可引起少尿、无尿、水肿、高血压、贫血、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严重时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甚至死亡。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定期监测肾功能,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通过影响骨髓的正常功能,导致血常规出现贫血、白细胞计数异常、血小板减少、ESR增快及异常蛋白血症

陈芾珩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下一篇头颈部肿瘤化疗药物选择:基于分子分型的优化策略
上一篇套细胞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多维度评估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