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的大约85%。手术治疗作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早期患者尤为关键。然而,手术风险是患者及家属极为关切的问题。本文旨在深度解析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康复规划来降低这些风险,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一、麻醉意外 麻醉是手术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麻醉意外是手术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往往年龄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因素均会增加麻醉风险。麻醉意外主要包括药物过敏、心搏骤停、呼吸抑制等。为降低麻醉风险,麻醉医师需在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方案。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此外,术前对患者进行心肺功能评估,以确定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也是降低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心脑血管并发症 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中另一重要风险因素。手术应激、失血、缺氧等均可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术前评估患者的心脑血管状况,对于有心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必要时请相关科室会诊,评估手术风险。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脑血管并发症。此外,术前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以降低围手术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三、术中大出血 术中大出血是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涉及肺脏切除,术中出血风险较高。为降低术中出血风险,术者需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精细操作,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术前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必要时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术中使用止血器械,如超声刀、电凝等,减少出血。此外,术前使用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等,以降低术中出血风险,也是降低术中出血的重要措施。
四、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的有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肺不张、心律失常等。为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术前需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优化患者的一般状况。术中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组织损伤。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此外,术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也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风险因素众多,但通过术前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康复规划,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性。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的一般状况、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以确定患者能否耐受手术和麻醉。术中监测包括麻醉意外、心脑血管并发症、术中大出血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术后康复规划包括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预防深静脉血栓等,以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医患双方需充分沟通,共同面对手术风险,以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优化围手术期管理,可以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手术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预后。
夏逸文
当涂县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