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等。其中,化疗在大肠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作为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晚期姑息化疗,以及辅助生物免疫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肠癌化疗的适应症和副作用管理。
大肠癌化疗适应症 大肠癌化疗的适应症包括: (1)新辅助化疗:对于局部进展期大肠癌(如T3-4或N+),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缩小肿瘤、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降期,增加保肛手术机会,改善预后。 (2)辅助化疗:对于根治性手术后的大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可以消灭微小残留病灶,减少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辅助化疗能显著降低Ⅱ期和Ⅲ期大肠癌的复发风险,提高5年生存率。 (3)晚期姑息化疗:对于晚期转移性大肠癌,姑息化疗可以控制肿瘤进展,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姑息化疗有助于减轻疼痛、梗阻等症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生物免疫治疗的辅助:对于部分微卫星不稳定的大肠癌,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可以作为化疗的辅助手段,提高疗效。免疫治疗可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与化疗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大肠癌化疗副作用及管理 大肠癌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1)消化系统反应: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可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预防和控制消化道反应。合理使用止吐药物,可显著减轻恶心呕吐,改善患者依从性。 (2)骨髓抑制:化疗可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表现。轻度骨髓抑制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药物治疗,重度骨髓抑制需暂停化疗并给予支持治疗。密切监测血常规,及时调整化疗方案,可降低骨髓抑制风险。 (3)肝肾功能损害:部分化疗药物具有肝肾毒性,可引起转氨酶升高、肌酐升高等。使用化疗前应评估肝肾功能,必要时减量或更换药物,并给予护肝、护肾药物治疗。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早期发现并处理肝肾损伤,有助于保障化疗安全。 (4)脱发: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脱发,一般在化疗结束后可逐渐恢复。可使用头皮冷却等方法减轻脱发程度。脱发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应加强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5)心脏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具有心脏毒性,可引起心功能下降、心律失常等。使用化疗前应评估心脏功能,必要时减量或更换药物,并给予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心脏毒性是化疗的严重并发症,应高度重视并积极防治。
总之,大肠癌化疗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副作用。通过合理选择化疗方案、预防和积极处理化疗相关副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获益。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是提高大肠癌综合治疗效果的关键。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大肠癌的化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选择和生存希望。未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将成为大肠癌治疗的主流,通过整合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和生存质量。
李俊蒙
河南省人民医院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