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对人类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肝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每年导致约70万人死亡。由于肝癌在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因此,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肝癌筛查技术不断进步,目标是提高无症状肝癌患者的早期发现率,从而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肝癌筛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血清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测是通过分析血液中的特定标志物来识别肝癌。甲胎蛋白(AFP)是其中最常见的血清学标志物,其水平的异常升高往往提示肝癌的可能性。AFP是一种由胎儿肝脏产生的蛋白质,在成人中通常含量很低。但在肝癌患者体内,AFP水平会显著升高。除了AFP,AFP-L3和DCP(异常凝血酶原)也是重要的血清学指标。它们与AFP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研究表明,AFP-L3和DCP的测定对于AFP水平正常或轻微升高的肝癌患者尤为重要,因为这些情况下AFP可能不足以作为肝癌的唯一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则通过直接观察肝脏结构的变化来发现肝癌。超声检查因其无创、快速且经济的特点,成为初步评估肝脏病变的首选筛查方法。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肝脏的大小、形状和内部结构,帮助发现肝脏的占位性病变。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则提供了更高分辨率的图像,有助于更精确地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性质。特别是在AFP水平不明确或正常的情况下,影像学检查成为不可或缺的诊断手段。例如,动态增强MRI能够提供肿瘤血供和组织灌注的信息,这对于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动态增强MRI通过观察肿瘤在不同时间点的血供变化,可以区分肝癌和其他肝脏病变,如肝血管瘤等。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慢性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肝癌筛查至关重要。这些人群由于肝癌发生风险较高,通过定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肝脏异常,从而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定期筛查不仅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还有助于监测慢性肝病的进展,预防肝癌的发生。例如,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AFP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以监测肝脏病变的变化。
总之,肝癌筛查技术的发展为早期发现肝癌、降低死亡率提供了科学手段。血清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联合应用,结合高风险人群的定期筛查,能够显著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液体活检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肝癌筛查的准确性和便利性将进一步提高,为肝癌的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希望。液体活检是一种新兴的检测手段,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来检测肝癌。这种方法具有无创、敏感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肝癌筛查的重要补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则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提高肝癌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肝癌筛查技术的发展,为肝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孙亚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