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俗称冠心病,在全球范围内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冠心病不仅严重威胁个体健康,也是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机制、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以及相关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点是动脉壁内脂质、纤维组织、钙化等物质的积聚,形成斑块。这种病变过程开始于血管内皮的损伤,损伤可能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等多种因素引起。内皮损伤后,释放信号分子,吸引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内膜层,并分化成巨噬细胞。这些巨噬细胞吞噬低密度脂蛋白(LDL),转化为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关键。
随着病情进展,泡沫细胞死亡,释放脂质,形成脂质核心,周围被纤维帽包裹。脂质核心的扩大导致动脉壁变薄,血管弹性降低,形成狭窄。这种狭窄减少了血液流向心脏的量,心肌因此缺血缺氧。在一些情况下,斑块可能破裂,触发血栓形成,完全阻塞血管,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等,这些症状通常在体力活动后加剧。诊断冠心病需要综合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血的证据,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心肌损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可以直观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斑块情况。
治疗冠心病的目标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药物治疗主要是降低胆固醇水平、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治疗以及缓解心绞痛。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LDL的氧化修饰,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戒烟、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和控制体重。戒烟可以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健康饮食富含全谷物、新鲜蔬果、低脂肪蛋白,有助于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规律运动可以提高心肌的供血供氧能力,改善心脏功能。控制体重可以减少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狭窄的血管,改善血流。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植入金属支架,保持血管的开放。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通过将健康的血管移植到狭窄的冠状动脉旁,绕过狭窄部位,改善心肌的供血。
综上所述,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和机制。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减少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健康负担。通过综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等多种手段,我们可以有效地控制冠心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张欢
长春中医药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