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生在内分泌腺体——甲状腺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癌症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因素、辐射暴露等因素有关。在临床上,甲状腺癌的症状相对较为隐蔽,许多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声音嘶哑、颈部肿块、吞咽困难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或侵犯食管和喉返神经有关。
在甲状腺癌的诊断方面,现代医学技术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检查手段。超声检查因其无创、实时、经济等优点,成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方法。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血流情况,对于判断结节性质具有重要价值。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则可以进一步评估肿瘤的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细针穿刺活检(FNA)是甲状腺癌诊断的关键步骤。通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肿瘤组织,获取细胞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明确诊断甲状腺癌。此外,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的发展,如BRAF基因突变检测、RET/PTC基因重排等,为甲状腺癌的分子分型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治疗策略方面,手术切除是甲状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肿瘤组织,减少复发风险。根据肿瘤的大小、分期和侵犯范围,手术方式包括全甲状腺切除、次全甲状腺切除、甲状腺叶切除等。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甲状腺功能。对于部分高危患者,术后还需要进行放射性碘治疗,以消除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和潜在的肿瘤细胞。
近年来,随着对甲状腺癌分子机制的深入理解,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甲状腺癌治疗的新选择。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肿瘤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等机制,控制肿瘤的进展。靶向治疗在晚期或复发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预后方面,甲状腺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等。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的预后相对较好,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的预后较差。通过综合治疗和定期随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能得到显著提高。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力等,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样重要。
总之,甲状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策略也在不断更新。手术切除、放射性碘治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相信随着新药物和新疗法的不断涌现,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前景将更加光明。
邓涤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