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人群肠癌筛查:乙状结肠镜检查与粪便隐血试验的选择

2025-09-04 19:55:04       4003次阅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最新的研究统计,肠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肠癌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于高危人群的定期筛查对于早期发现肠癌、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肠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肠癌家族史者、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者、有不良生活习惯者(如长期高脂肪饮食、缺乏运动等)。这些人群的肠癌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对他们进行定期的肠癌筛查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或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通过肛门插入一根柔软的管子,观察结肠的内部情况,可以直接发现息肉和早期肠癌,对于预防肠癌的效果显著。乙状结肠镜检查的优势在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及时发现肠道内的异常情况,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但乙状结肠镜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和并发症风险,如出血、穿孔等,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风险。

粪便隐血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通过检测粪便中的隐血来判断肠道是否存在出血,从而间接发现肠癌。粪便隐血试验具有操作简便、无创伤、成本低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筛查。但粪便隐血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粪便隐血试验通常作为初筛手段,一旦发现阳性结果,需要进一步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因此,高危人群在选择肠癌筛查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个体的肠癌风险程度:对于肠癌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家族史者,建议更频繁的筛查,可优先选择乙状结肠镜检查。

个人对检查的接受程度:对于不能耐受或恐惧侵入性检查的患者,可考虑先进行粪便隐血试验。

经济条件和医疗资源: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可优先推广简便易行的粪便隐血试验。

检查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考虑到高危人群可能存在的年龄、交通等因素,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筛查方式。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筛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

总之,高危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肠癌筛查方式,定期筛查,及时发现肠癌,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肠癌的发生。这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肠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于已经发现的肠道息肉,应及时进行切除,以降低其恶变的风险。

总之,肠癌的筛查和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及家属的共同努力。通过普及肠癌筛查知识,提高高危人群的筛查意识,加强医疗资源的投入和优化配置,我们有望降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抗击肠癌这一健康杀手,为患者带来希望,为家庭带来幸福。

王亚军

阳春市中医院

下一篇胰腺癌介入诊断:提升治疗准确性的微创技术
上一篇鼻咽癌的早期识别:单侧鼻塞与耳鸣的医学意义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