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了解胃癌的早期信号,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降低胃癌的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胃癌的早期症状通常包括消化不良、上腹痛和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可能表现为胃部不适、饱胀感、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因此容易被忽视。上腹痛可能表现为间歇性的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食欲减退则表现为近期内明显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体重下降。这些症状虽然不具有特异性,但如果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高脂、熏制、腌制等不健康饮食,以及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因此,改善饮食结构,减少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胃癌的发生。同时,保持规律的作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对预防胃癌有积极作用。
定期进行胃部相关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此外,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也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对于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存在胃部不适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胃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遗传因素在胃癌发生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家族史的人群更易受到胃癌的侵袭。环境因素,特别是饮食因素,对胃癌的发生有重要影响。高盐、高脂饮食,以及熏制、腌制食品的摄入,都会增加胃癌的风险。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
胃癌的预防,除了改善生活方式,还应重视早期筛查。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手段,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情况,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CA19-9等,虽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但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的参考。对于高危人群,如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存在胃部不适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胃部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
胃癌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对于进展期胃癌,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或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总之,胃癌的早期症状虽然隐匿,但通过提高警惕,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可以降低胃癌的风险。一旦出现消化不良、上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预防胃癌,需要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关注饮食健康,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胃部检查,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吴正阳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医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