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面临的康复问题多样而复杂。其中,肠梗阻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患者和家属高度重视。本文将详细科普胃癌术后肠梗阻的及时发现与处理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胃癌术后肠梗阻是由于手术或疾病本身影响,导致肠道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的情况。肠梗阻的及时发现对于避免严重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识别肠梗阻的一些关键症状:
腹痛: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的腹痛,尤其在进食后加剧。腹痛通常位于脐周或右下腹,性质可为绞痛、胀痛或持续性疼痛。
呕吐:呕吐是肠梗阻的典型症状,可能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呕吐物可能为胃内容物或胆汁,严重时可有粪臭味。
腹胀:腹部胀满,尤其是在进食后。腹胀可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全腹性,严重时腹部可呈球状。
排便和排气的减少或停止:肠梗阻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或完全停止排便排气。这是由于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梗阻部位所致。
腹部外形改变:腹部可能变得膨胀,触诊时可能有肠型或蠕动波。肠型是由于肠管扩张所致,蠕动波是由于肠蠕动增强所致。
腹部压痛:患者腹部可有压痛,尤其是梗阻部位。压痛可为轻到中度,严重时可有反跳痛。
腹部叩诊:患者腹部可有鼓音,叩诊时可有浊音。鼓音是由于肠管内充满气体所致,浊音是由于肠管内充满液体所致。
腹部听诊:患者腹部可听到高调的肠鸣音,或有气过水声。肠鸣音增强是由于肠蠕动增强所致,气过水声是由于肠内容物通过梗阻部位所致。
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立即联系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处理肠梗阻的方法包括:
非手术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和电解质平衡调整、抗生素治疗等,以减轻症状并预防感染。胃肠减压可经鼻胃管或胃肠管进行,可有效减轻腹胀。补液和电解质平衡调整可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生素治疗可预防和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肠梗阻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紧急手术来解除梗阻。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体取决于梗阻的原因和部位。手术可切除病变肠管,解除梗阻,恢复肠道通畅。
内镜治疗:对于部分肠梗阻,可尝试内镜治疗。内镜可经肛门插入,到达梗阻部位,通过扩张、切开或置入支架等方法解除梗阻。
中医治疗:对于部分肠梗阻,可尝试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症状的作用。
除了及时处理肠梗阻外,术后康复还包括以下方面:
饮食调整:患者应逐渐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避免高纤维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为主,可多吃粥、面条、糊状食物等。同时要注意少食多餐,每次进食量不宜过多,以减轻肠道负担。
活动与休息:术后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量的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活动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肠功能的恢复。但活动量不宜过大,以免加重肠道负担。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利于机体的恢复。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血液检查可了解机体的营养状况和感染情况,影像学检查可了解梗阻部位和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可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支持:术后患者可能会经历情绪波动,心理支持和咨询有助于改善情绪状态。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关心、多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必要时可请心理医生进行心理疏导。
用药指导:患者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包括止痛药、抗生素和营养补充剂等。止痛药可缓解腹痛,抗生素可预防感染,营养补充剂可改善营养状况。同时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避免过量或不当使用。
为了进一步预防肠梗阻的发生,患者及家属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遵医嘱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肠梗阻的并发症,如粘连、疝气等。定期复查可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病情恶化。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或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减少肠道刺激和感染的风险。饮食卫生可减少肠道感染的机会,刺激性强的食物可加重肠道负担。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以减少肠道功能紊乱的风险。不良生活习惯可加重
赵静
成都市武侯区第五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