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是全球范围内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结直肠癌在全球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四。因此,结直肠癌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其中,化疗是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化疗甚至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化疗方案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病理分期、分子分型、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敏感性等因素,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正常细胞造成影响,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化疗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疲劳、食欲减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常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进一步加重化疗的副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结直肠癌的化疗过程中,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心理韧性,改善预后。常用的心理干预措施包括: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方法,帮助患者释放不良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患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习惯,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紧张、焦虑情绪。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病友等交流,获取情感支持,增强社会归属感。
正念减压:通过正念冥想、正念瑜伽等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觉察能力,减轻心理痛苦。
除了心理干预外,康复治疗也是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营养支持、运动锻炼等方面,旨在提高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对于化疗后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问题的患者,应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通过综合治疗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结直肠癌化疗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医生、患者、家属等多方共同努力。在治疗过程中,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战胜结直肠癌这一顽疾。
值得注意的是,结直肠癌的预防同样重要。结直肠癌的发病与遗传、环境、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因此,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结直肠癌的筛查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重要作用。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结直肠癌筛查,包括粪便隐血试验、结肠镜检查等。对于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等高危人群,筛查年龄可提前至40岁。通过早诊早治,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病因预防、早期筛查、综合治疗、心理干预、康复治疗等多个方面。只有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生的希望。
赵日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