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治疗是慢性肾病患者维持生命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合理用药尤为关键,尤其是在管理透析患者的高磷血症时。高磷血症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它不仅加速血管钙化,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还可能导致骨病和瘙痒等严重问题。因此,控制血磷水平对透析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透析患者由于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排除体内多余的磷,导致血磷水平上升。高磷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肾功能、血磷水平、药物副作用和患者的依从性。常用的降磷药物分为磷结合剂和磷排泄剂两大类。磷结合剂通过在肠道内与食物中的磷结合,减少磷的吸收;磷排泄剂则通过增加肾脏对磷的排泄,降低血磷水平。
在选择和使用降磷药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个体化治疗
:每个透析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血磷水平、药物副作用和依从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联合用药
:对于血磷水平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型的降磷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定期监测
:在使用降磷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磷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饮食控制
:降磷药物的使用需要与低磷饮食相结合,以减少磷的摄入,提高治疗效果。
预防并发症
:在使用降磷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钙水平,防止低钙血症的发生。
除了降磷药物,透析患者还需要合理使用降压药、骨代谢调节药物和感染防治药物。降压药物有助于控制透析患者的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骨代谢调节药物则用于改善透析患者的骨病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感染防治药物则用于预防和治疗透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感染。
高磷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与肾脏排磷功能减退有关。肾脏是磷排泄的主要器官,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调节尿磷排泄来维持血磷水平的稳定。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由于肾脏排磷功能减退,导致磷在体内蓄积,引起高磷血症。此外,高磷血症的发生还与饮食中磷的摄入过多有关。因此,控制饮食中磷的摄入是预防和治疗高磷血症的重要措施。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血管钙化、骨病和瘙痒等。血管钙化可引起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心力衰竭等。骨病主要表现为骨痛、骨折等。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及时控制血磷水平,对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降磷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磷结合剂主要有含铝制剂和不含铝制剂两类。含铝制剂由于可引起铝中毒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已较少使用。不含铝制剂主要有碳酸钙、醋酸钙等,其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是目前首选的磷结合剂。磷排泄剂主要有含磷利尿剂,但由于其疗效有限,目前已较少使用。
在联合用药方面,有研究表明,磷结合剂和磷排泄剂的联合使用可提高降磷效果。此外,磷结合剂之间的联合使用,如碳酸钙和醋酸钙的联合使用,也可提高降磷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联合用药可能会增加药物副作用的风险,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磷水平和药物副作用。
在饮食控制方面,透析患者需要限制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奶制品、坚果、肉类等。同时,需要增加低磷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等。此外,一些食物加工方法,如水煮,也有助于减少食物中的磷含量。因此,透析患者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以控制血磷水平。
在预防并发症方面,低钙血症是使用降磷药物时需要警惕的并发症之一。低钙血症可引起手足抽搐、心律失常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在降磷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钙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降磷药物和钙剂的剂量。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甲状旁腺功能,必要时使用骨代谢调节药物,以维持钙磷代谢平衡。
总之,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选择、联合用药、饮食控制和并发症预防等多个因素。通过个体化、多药物联合、定期监测、饮食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血磷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合理使用降压药、骨代谢调节药物和感染防治药物也是提高透析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综合管理措施,透析患者可以更好地维持生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程军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