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治疗全解析:生活方式调整与药物干预

2025-08-30 12:59:40       3875次阅读

高脂血症,俗称“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异常升高,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的高脂血症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及时的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至关重要。

在治疗高脂血症时,首先需要进行基础治疗,即生活方式的干预。所有患者都必须长期坚持以下几项措施:

饮食调整:遵循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低糖、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具体来说,应减少肥肉、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同时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以及富含ω-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的摄入。每日胆固醇摄入量应控制在300mg以下,饱和脂肪占总热量的比例应低于7%。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对于控制血脂至关重要。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18.5-24.9 kg/m²之间,男性腰围应小于90cm,女性腰围应小于85cm。体重每减轻5-10%,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降低5-20%。

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这有助于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降低甘油三酯(TG)水平20-30%。

戒烟限酒:戒烟可以改善HDL-C水平,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25g以内(约250ml葡萄酒),女性则应减半。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可能需要药物治疗。主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高风险患者,但可能引起肌痛和肝酶升高。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和他汀类药物联用,适用于他汀不耐受或单药治疗未达标的患者。PCSK9抑制剂(如依洛尤单抗)适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ASCVD极高危患者,通过皮下注射,能强效降低LDL-C水平50-60%。

对于主要降低甘油三酯的药物,贝特类药物(如非诺贝特)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TG>5.6 mmol/L)患者,但与他汀联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需定期监测。高纯度ω-3脂肪酸(EPA/DHA制剂)适用于中重度高TG血症(TG>2.3 mmol/L)患者,需要大剂量(4g/日)摄入,以减少心血管事件。

对于混合型高脂血症(LDL-C与TG双高),首选方案是他汀类药物联合非诺贝特或ω-3脂肪酸,替代方案包括他汀类药物联合烟酸(因耐受性差已少用)或新型复方制剂(如他汀/依折麦布)。

特殊情况如急性胰腺炎高风险(TG>11.3 mmol/L)需要立即禁食和静脉降脂治疗,稳定后可使用贝特类或ω-3脂肪酸。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需早期强化治疗(他汀+PCSK9抑制剂),必要时进行血脂净化。

辅助与替代疗法包括中医针灸和血脂净化(TPE/HELP),后者适用于极重度高脂血症患者,单次治疗可降低血脂50-97%。

治疗目标依据心血管风险分层而定:低危患者LDL-C应低于3.4 mmol/L,高危/糖尿病患者LDL-C应低于2.6 mmol/L,极高危患者(如ASCVD)LDL-C应低于1.8 mmol/L或降幅≥50%。随访监测包括初始治疗4-12周后复查血脂、肝酶、肌酸激酶,稳定后每3-6个月评估依从性与疗效。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的治疗需要综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以达到降低心血管风险的目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监测。

施勇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下一篇如何通过日常习惯降低胰腺癌风险
上一篇个体化免疫治疗:肺癌患者的新希望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