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急症——家庭自救黄金10分钟

2025-09-23 01:22:03       3067次阅读

高血压急症——家庭自救的关键时刻与科学应对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若管理不当,可能迅速发展为高血压急症,危及生命。高血压急症指血压急剧升高,伴随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状态,如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功能受损。面对突发的高血压急症,家庭成员的正确应对尤为关键,尤其是在黄金十分钟内的自救措施,直接关系到患者的预后和生命安全。

一、高血压急症的识别与危害

高血压急症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视力模糊、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此时血压往往超过一百八十毫米汞柱收缩压,或一百一十毫米汞柱舒张压,并伴有靶器官损害。若未能及时有效处理,可能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家庭成员应具备基本的识别能力,避免延误救治。

二、错误用药的致命风险

许多患者在血压骤升时,习惯自行加大降压药剂量或使用不当药物,殊不知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例如,短效强降压药如普通硝苯地平片,因降压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脑部灌注不足,引发脑梗死或昏迷。案例中,67岁患者陈伯因自行加服两片硝苯地平,血压在短时间内骤降八十毫米汞柱,最终导致大面积脑梗,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这一悲剧提醒我们,降压必须科学、缓慢,避免急剧波动。

三、家庭自救的科学原则

面对高血压急症,家庭自救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保持冷静,立即测量血压,记录数值和症状变化。其次,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尤其是短效降压药。应按照医生指导服用长期控制药物,切勿盲目加量。第三,迅速联系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救治。若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剧烈头痛、胸痛等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争取黄金救治时间。第四,保持患者安静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以减少心脑负担。

四、预防与长期管理的重要性

高血压急症的发生往往与长期血压控制不佳有关。家庭成员应协助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血压波动过大,是预防急症的关键。教育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高血压及其急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是减少突发事件的根本保障。

五、医疗机构的角色与支持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庭的健康教育,普及急症识别和应对知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提供便捷的咨询和急救指导,帮助患者科学应对突发状况。同时,推广规范化治疗,避免患者因信息不足或误导而采取错误措施。社区和家庭的紧密配合,是保障高血压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结语

高血压急症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挑战,家庭自救的黄金十分钟至关重要。科学识别症状、避免错误用药、及时求医救治,是保护患者生命的关键。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和规范管理,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急症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具备基本的急症应对知识,共同守护健康,防范悲剧重演。

张舒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肝癌药物治疗
上一篇肝癌放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