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测量血压——90%的人方法错了!

2025-09-16 18:06:27       3372次阅读

精准测量血压的重要性及常见误区解析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心脏病、中风等严重健康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管理的基础。然而,最新数据显示,约有九成的人在测量血压时存在方法错误,导致误诊率高达近三成。这不仅影响疾病的正确诊断,也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治疗风险。

一、血压测量误区的普遍性

根据中国高血压联盟2025年的调查,因测量不规范而导致的误诊率达到29.3%。换言之,每三位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中,就有一位实际上血压正常。这种误诊主要源于测量环境、方法和设备使用不当。例如,患者在紧张状态下测量血压,或使用不合适的袖带尺寸,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二、典型误诊案例及其危害

以一位65岁的张阿姨为例,她在门诊测得血压为160/95毫米汞柱,被诊断为高血压并开始服用降压药物。经过两年治疗后,医生为她安排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其全天平均血压仅为121/76毫米汞柱,远低于高血压诊断标准。进一步分析发现,张阿姨的血压升高仅在医生查房时出现,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大衣效应”。由于过度降压,张阿姨曾发生摔倒并骨折,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三、规范血压测量的关键步骤

为了避免类似误诊,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至关重要。首先,测量前应让患者静坐至少五分钟,保持安静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其次,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袖带应覆盖上臂约八成长度且紧贴皮肤。测量时,患者应保持手臂平放于心脏水平位置,避免交叉双腿。每次测量应连续进行两到三次,取平均值作为参考。此外,尽量避免在医生查房或紧张环境下测量,以减少“白大衣效应”的影响。

四、动态血压监测的辅助作用

对于诊断不明确或存在“白大衣效应”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该方法通过便携式设备全天候记录血压变化,能够更全面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帮助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避免误诊和过度治疗。

五、血压自测的注意事项

随着家庭血压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自测血压。自测时应遵循专业指导,保持测量环境安静,避免饭后、吸烟或饮咖啡后立即测量。定期记录血压数据,并与医生沟通,有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管理。

结语

准确测量血压是高血压防治的第一步。错误的测量方法不仅可能导致误诊,还会带来不必要的医疗风险。公众应提高血压测量的规范意识,医生也应加强对测量技术的指导和监督。通过科学、规范的血压测量,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保障心血管健康。

任晓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下一篇肝癌联合治疗
上一篇晚期肠癌同步放化疗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