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肺动脉高压:沉默的心肺“杀手”
在人体复杂而精密的循环系统中,肺动脉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它如同一条特殊的“高速公路”,将全身回流的静脉血输送至肺部进行氧合,再由肺静脉将富氧血液送回心脏,完成生命必需的氧气循环。然而,当这条“高速公路”的压力异常升高时,便会引发一种严重的疾病——肺动脉高压。由于其早期症状隐匿,进展迅速且危害极大,肺动脉高压被誉为“沉默的心肺杀手”。
一、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与病理机制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系统内的血压持续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导致右心负担加重。正常情况下,肺动脉压力维持在较低水平,以保证血液顺畅流向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当肺动脉压力升高时,肺血管壁会发生结构性改变,如血管收缩、内膜增厚和纤维化,进一步加重血流阻力。右心室为了克服这种阻力,不得不加大收缩力,长期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右心衰竭。
二、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与分类
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分为五大类:一是肺动脉高压本身的原发性疾病,如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二是由左心疾病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三是肺部疾病或缺氧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四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五是其他多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不同病因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在治疗策略和预后上存在显著差异。
三、临床表现:隐匿而危险的信号
肺动脉高压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患者常感到轻微的呼吸困难、乏力或胸闷,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进展,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甚至右心衰竭表现,如下肢水肿、腹胀等。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脏病,延误治疗时机。
四、诊断手段:精准识别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依赖多种检查手段。心脏超声是初步筛查的重要工具,可评估肺动脉压力和右心功能。右心导管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能够直接测量肺动脉压力和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此外,肺功能检测、心电图、胸部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测等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和评估病情。
五、治疗策略:多管齐下,延缓病程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目标是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右心功能,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方面,钙通道阻滞剂、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和前列环素类药物等被广泛应用。非药物治疗包括氧疗、运动康复和心理支持。对于部分患者,肺动脉内介入治疗或肺移植可能是必要选择。
六、预防与管理:早发现,早干预
鉴于肺动脉高压的隐匿性,早期发现尤为重要。高危人群如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应定期接受相关检查。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避免高原缺氧环境、控制基础疾病,也是预防的重要环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定期随访,科学管理疾病。
结语
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严重威胁心肺健康的疾病,其隐匿的早期表现和迅速的进展使其成为“沉默的心肺杀手”。通过深入了解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公众和医务人员能够提高警惕,实现早期诊断和有效干预。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推进,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精准化,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显著提升。
黄浩樟 广东省人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