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支架术后康复的关键注意事项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心肌供血,缓解症状。然而,术后患者的康复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患者支架术后应注意的事项,帮助患者科学康复,预防并发症。
一、规范药物治疗与监测
支架植入后,抗血小板治疗是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核心措施。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等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擅自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严重后果。因此,任何异常出血表现,如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都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
此外,患者还需严格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以降低血脂,同时合理使用降压药和降糖药,控制基础疾病,稳定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定期进行肝肾功能、心肌酶和血常规检查,及时监测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二、科学调整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六克以内,避免食用腌制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合理控制热量摄入,减少高糖和油炸食品,预防肥胖及血脂异常。
戒烟限酒是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严格戒烟,限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二十五克,女性不超过十五克。运动方面,术后初期应卧床休息,避免穿刺侧肢体用力。术后一周后,可逐步恢复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应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宜,循序渐进,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三、定期复查与症状监测
术后患者需按时进行复查,通常在术后一、三、六、十二个月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和血糖等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和代谢状况。术后六至十二个月还应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支架通畅情况,及时发现再狭窄风险。
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异常症状,如出现胸痛、心悸、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应立即就医,这可能提示支架内血栓形成或心功能异常。此外,穿刺部位若出现红肿、渗血或剧烈疼痛,需警惕感染或出血风险,及时处理。
四、心理调适与日常防护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术后康复同样重要。患者应避免焦虑和激动情绪,可通过冥想、适度社交等方式缓解压力。术后前三个月应避免重体力劳动,不提重物,防止心脏负荷骤增。
预防感染也是关键环节。患者应注意保暖,减少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心脏问题,保障身体健康。
五、关键风险提示
支架内血栓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因擅自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引起,尤其在术后一年内风险最高。再狭窄则与吸烟及未控制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密切相关,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复查。
结语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和心理护理等多个方面。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和复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生活质量。若有个体化需求,建议及时咨询心血管专科医生,获得专业指导。
任凤波
周口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