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偏爱哪些人?六大高危因素自查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高且病死率较大。了解胃癌的高危因素,有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从而提高生存率。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大主要的胃癌高危因素,并强调胃镜筛查在早期诊断中的重要作用。
一、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侵袭胃黏膜的慢性感染菌株,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进而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这些都是胃癌的前驱病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胃癌风险明显增加,因此,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根除治疗被认为是预防胃癌的重要手段。
二、高盐饮食及饮食习惯
摄入高盐食物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增加胃黏膜对有害物质的暴露,促进胃炎及胃黏膜萎缩,间接提高胃癌风险。此外,腌制食品中含有的亚硝酸盐等化合物在胃内易转化为致癌物。长期喜食烟熏、腌制以及高盐饮食的人群,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家族遗传史
胃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若直系亲属中有胃癌患者,后代发生胃癌的风险显著增加。这提示家族遗传因素在胃癌的发生中发挥作用。因此,有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胃部检查,特别是胃镜筛查。
四、吸烟与饮酒
吸烟是胃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可以通过血液和胃液使胃黏膜受损,促进癌变。长期大量饮酒尤其是烈性酒的饮用,也能损伤胃黏膜,加强胃癌发病的风险。戒烟限酒对降低胃癌风险意义重大。
五、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黏膜病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患者胃黏膜的结构和功能受损,为癌变提供了温床。长期存在的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为胃癌的前驱病变,需密切监测。
六、年龄和性别因素
胃癌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通常发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同时,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生活习惯、环境暴露及内分泌水平有关。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男性,尤其需要重视胃癌的筛查和预防。
胃镜筛查的黄金地位
胃癌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胃镜检查因其直观、准确,能够实现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被公认为胃癌筛查的黄金标准。数据显示,早期胃癌经过规范治疗后,五年生存率可超过九成,远高于晚期发现的患者。因此,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特别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家族史阳性者和中老年人群,建议定期接受胃镜检查。
结语
胃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家族史、吸烟饮酒、慢性胃炎及年龄性别等均是重要的高危因素。认识这些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特别是通过胃镜筛查实现早期发现,是降低胃癌死亡率的关键。公众应增强健康意识,合理调整生活习惯,定期体检,以保障胃部健康。
冯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扫一扫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