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身体会有辐射吗?家属陪护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治疗实体肿瘤的一种常用方法。它通过高能射线精准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控制或消灭癌症的目的。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常关心一个问题:放疗结束后,患者身体是否还会持续产生辐射?这不仅关系到患者自身的健康,也影响到家属的陪护方式和安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放疗使用的辐射一般是外照射,即通过机器发出的高能射线直接照射肿瘤部位。这类辐射不会让患者体内积存放射性物质,因此治疗结束后,患者体内不会有持续的辐射释放,不会对周围的家人或朋友造成辐射危害。患者本身并不具有放射性,不会成为辐射源,所以家属不必担心因近距离接触而受辐射影响。
然而,某些特殊类型的放疗如近距离放射治疗(又称置入式放疗),会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患者体内。此类治疗在特定时间内,患者局部或体内确实可能释放一定的辐射,需要严格遵照医嘱进行防护和间隔接触。但大多数实体肿瘤患者接受的是外照射放疗,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关于放疗后的护理和家属陪护,关键是关注患者的身体反应和生活质量。放疗过程中及后期,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潮红、脱皮、疲劳、食欲不振等副作用。家属应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避免刺激,例如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和暴露于强烈的阳光下,保持治疗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此外,家属应协助患者合理安排休息和饮食,提供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体力,有助于身体恢复。心理支持同样重要,理解和关心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压力,促进治疗效果。
总之,外照射放疗不会导致患者身体持续产生辐射,家属无需担忧辐射传染问题,但应重视患者的整体护理,遵循医生指导,细心照料,确保治疗顺利进行和身体的尽快恢复。
宋勇春
天津市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