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2025-07-17 20:42:49       3377次阅读

癌症患者的日常护理:科学守护每一分健康

引言

癌症作为现代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疾病之一,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挑战,也对其日常生活提出了更多细致和科学的护理要求。对于接受化疗等系统性治疗的癌症患者而言,合理、周到的生活护理是提升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辅助康复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以科学、系统的角度,详述癌症患者日常护理要点,帮助患者及家属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变化。

一、关注皮肤与静脉健康:化疗后的细致防护

化疗药物虽有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但也常同时影响到正常细胞,对皮肤和血管内膜造成一定损伤。这时,静脉炎、皮肤瘙痒、指端麻木等副作用较为常见。

首先,患者应高度重视手部卫生。每日用温和的清洁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尽量避免受到小创伤。例如,修剪指甲时应使用专用器具,避免剪得过深以致出血。皮肤清洁后可适当使用保湿乳液,减少干燥、起皮等不适,尤其是在气候干燥或长期待在空调房间内。

其次,应避免用力搔抓瘙痒部位,也不要自行频繁外用刺激性强的涂抹药膏,以防形成继发性感染。如出现明显红肿、疼痛、局部温度升高等静脉炎表现,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就诊,而非自行服用止痛药或局部热敷。

此外,部分患者会产生指端麻木感。此时可以选择轻柔揉搓指端,适当进行温水泡手,并根据医生指导服用改善神经症状的药物。同时,应避免触摸过冷或过热的物品,防止感知能力减退导致意外烫伤或冻伤。

二、合理应对天气变化:主动防寒保暖

癌症患者免疫力往往较低,受化疗和疾病本身的影响,对气候变化尤为敏感。气温骤降或季节更替期间,防寒保暖成为健康管理的重点。

患者应根据当下天气灵活增减衣物,不要等到感到寒冷才着手加衣。穿着以柔软、透气为宜,避免紧身或粗糙的服饰刺激皮肤。夜间睡眠时,适当增添床品,维持温暖而不过热的环境。如果需要外出,应提前了解天气情况,风雨较大或气温偏低时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因寒冷诱发上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患者尤其应避免前往人流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场所。即便只能短时外出,也要佩戴口罩、保持手部清洁,以切断感染源。家属以及接触较多的照护者也应保持良好个人卫生,防止病毒细菌经由近距离传播。

三、警惕症状变化:及时发现与就医

化疗及实体肿瘤本身带来的免疫抑制,使感染成为癌症患者需要警惕的健康威胁。对任何不适症状的早发现、早就医,是防止病情加重的关键。

常见需留意的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夜间盗汗、咳嗽、气促、鼻塞、腹泻等。一旦体温超过三十七点五摄氏度,或者伴有寒颤、出汗过多时,应尽快就医,不要自行随意服用退烧药或抗感染药物,以免掩盖真正原发的感染灶。

出现持续腹泻、呕吐时,也不可轻视。此时人体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应及时到医院补液和对症处理。对于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血象出现异常的患者,更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相关生化指标,以第一时间发现潜在感染隐患。

四、保障充足睡眠:建立良好生活节律

良好的睡眠对癌症患者的免疫恢复、体力修复和情绪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实体肿瘤及化疗药物的某些副作用,可能影响患者的入睡和睡眠质量,因此需通过科学方法保障休息。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固定每日起床和入睡时段。睡前可尝试热水泡脚、轻缓呼吸练习,或饮用温牛奶、安静阅读等方式放松身心。注意避免大量饮水、进食油腻食物和强烈的情绪波动。居住环境应保持安静和舒适,必要时可关闭电子屏幕、使用遮光窗帘营造有助于入睡的环境。

部分失眠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量使用助眠药物,但决不可自行随意购买或滥用。对反复失眠的患者,可寻求心理咨询、行为调整等综合干预手段,以帮助重建良好的睡眠模式。

结语

癌症患者的日常护理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贯穿于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从皮肤和静脉的保护到防寒保暖、及时就医、保障睡眠,每一项措施都对改善预后、提升生活质量起着基础而深远的作用。在医疗团队的指导下,患者与家属应不断学习科学护理知识,积极配合医疗和康复方案,共同打造更为健康和有质量的生活。愿每一位患者都能在科学的守护下,平稳走过疾病挑战,迈向更好的明天。

孙亚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金银湖院区

下一篇肝胆肿瘤的术后康复指导
上一篇肝胆肿瘤的发病原理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