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警惕饮食中的“炎症危机”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腹痛是常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不适。然而,有一种腹痛来势汹汹,常常伴随剧烈的呕吐及全身不适,这就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被形象地称为“炎症风暴”,它的发生常常出乎人们意料,且性质凶险。如果未能及时识别和干预,重症急性胰腺炎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因此,正确认识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表现及预防方式,对于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一、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机制与危险因素
胰腺是人体内的重要消化腺体,主要功能是分泌胰酶以帮助消化食物。当这些胰酶因某些诱因在胰腺自身提前被激活,胰腺组织便陷入被“自我消化”的危险境地,异常的炎症反应也便由此爆发。
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常见诱因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胆道疾病,尤其是胆石症。小胆结石进入胆管堵塞胰管,会阻碍胰液排出,诱发炎症。第二类是饮食不当,包括暴饮暴食、高脂肪餐及酗酒。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油腻或酒精,极易使胰腺超负荷工作。第三类致病因素为高脂血症。血脂明显升高可直接损害胰腺毛细血管,诱导炎症。除此之外,还包括某些药物、感染及严重创伤等情况。
二、疾病表现与并发症风险
急性胰腺炎典型表现为上腹部突发性、持续性剧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并常伴反复呕吐、腹胀和发热。部分重症患者还会出现循环不稳定、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甚至休克或意识障碍,这是炎症蔓延致使多器官功能紊乱的信号。
急性胰腺炎进展迅速,若处理不及时,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感染、腹腔出血、呼吸衰竭及急性肾损伤等。尤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作时炎症波及范围广,临床预后更差。因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必须尽早至正规的综合医院就诊,以获得及时诊断与处理。
三、急性胰腺炎的预防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规避各种高危诱因,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保持合理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建议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食品、肥肉以及动物内脏。尽量规律进餐,杜绝暴饮暴食。
其次,远离酒精,尤其是高浓度白酒和大量啤酒。酒精会极大刺激胰腺分泌,有研究发现,大量饮酒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的风险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此外,还要警惕高脂血症。中老年群体、肥胖者及有基础代谢疾病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脂;如发现血脂水平异常,应积极在医生指导下改善饮食、适度运动并合理用药。
对于有胆石症、胆囊息肉等胆道基础疾病者,建议定期复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行手术或规范治疗,防范相关诱因引发急性胰腺炎。
四、急性发作时的紧急应对
一旦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呕吐难止并有发热等情况,尤其既往有饮酒、暴食或胆囊疾病史,应高度怀疑急性胰腺炎。此时最重要的急救措施是:立即禁食水,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服止痛药物;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到有条件的医院就医。切忌自行服用镇痛药或拖延就医时间,以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疗难度。
医院一般会根据临床表现、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疾病,并根据病情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如静脉补液、止痛、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等。部分重症患者需入住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和进一步治疗。
结语
急性胰腺炎尽管来势凶猛,却并非完全无法防范。只要我们正视饮食风险,远离酗酒和暴饮暴食,关注血脂与胆道健康,便能有效降低罹患风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疾病预防意识,是守护消化系统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遇到可疑症状时,早期识别、及时就医,能够显著提升康复率,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可能为我们筑起阻断“炎症风暴”的坚实屏障。愿每个人都能从今天起,关注胰腺健康,从源头防范急性胰腺炎,将这一突如其来的危机,拒之门外。
陈晓峰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月湖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