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免疫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应对策略
免疫治疗已成为胃癌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为部分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然而,免疫治疗并非没有副作用,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攻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irAEs)。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对于确保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细胞攻击自身正常组织而引起的各种炎症反应。这些反应可能累及身体的任何器官系统,包括皮肤、消化道、肝脏、肺脏、内分泌系统等。
二、如何早期识别和评估不良反应?
早期识别和评估是有效管理不良反应的关键。患者在接受免疫治疗前,应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相关评估,了解自身的基础疾病情况。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出现的任何新症状或原有症状的变化,如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并及时告知医生。
三、如何应对不同级别的不良反应?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为不同等级,处理方法也因等级而异。对于轻度不良反应(1级),通常只需对症处理,如使用止痒药膏缓解皮疹,或使用止泻药控制腹泻。对于中度不良反应(2级),可能需要暂停免疫治疗,并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于重度不良反应(3-4级),则必须立即停止免疫治疗,并住院接受积极的免疫抑制治疗。
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除了医生的专业指导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积极参与不良反应的管理。建议患者建立治疗日记,详细记录每天的症状变化、用药情况和饮食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和避免吸烟饮酒。同时,患者应与医疗团队保持紧密沟通,及时反馈自身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如何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平衡?
免疫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最佳平衡。这意味着在尽可能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患者也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反馈自身情况,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魏慧梅
峨眉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