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吞咽困难:缓解方法大盘点

2025-07-18 13:44:00       3952次阅读

放疗后吞咽困难:缓解方法大盘点

引言

实体肿瘤的治疗方式中,放射治疗因其精确杀灭肿瘤细胞的优势,已成为众多患者的首选。然而,头颈部和胸部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后,常常会出现各种不适,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吞咽困难。无论是轻度进食障碍,还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吞咽障碍,它们都极大增加了患者的身心负担,甚至影响了后续治疗的顺利进行。那么,什么原因导致放疗后吞咽困难?出现这一症状应如何积极应对?在准备放疗前,又该做哪些准备?本文将带您系统了解相关知识,并汇总缓解方法,助力每一位患者科学应对这一挑战。

一、放疗为何导致吞咽困难

放射治疗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其高能射线针对肿瘤组织释放,旨在杀死癌细胞。但周围的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负责吞咽功能的口腔、咽喉、食管等部位易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具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黏膜炎。射线作用下,咽喉黏膜容易发生充血、水肿甚至小范围溃疡,导致疼痛、灼热感及异物感,患者进食时咀嚼和吞咽变得非常困难。

其二,肌肉与神经损伤。射线可令吞咽相关肌群出现功能减退或纤维化,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运动配合障碍,明显影响吞咽动作的连贯性。

其三,唾液腺功能减退。放疗破坏唾液腺分泌,致使口腔干燥无比,食物难以下咽,加剧吞咽困难。

这些改变往往在放疗起始后一到两周逐渐出现,症状高峰出现在放疗中期至末期,后续持续或缓解时间因人而异。

二、放疗前的准备工作:从源头把控风险

许多患者误以为放疗“开弓没有回头箭”,其实只要准备得当,完全可以主动把风险降至最低。

首先,严格落实口腔和咽喉的健康状态评估。放疗开始前,应由口腔科医生及营养科医师对患者进行联合评估和优化。如果发现有龋齿、牙周炎、咽部炎症等,应当提前进行处理,为放疗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其次,营养状况的全面评估与干预至关重要。合理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升机体对放疗的耐受力,预防放射性黏膜损伤的加重。若有吞咽障碍的高风险,应提前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方案,例如饮食质地调整或必要时准备管饲支持。

此外,心理准备也不可或缺。许多放疗患者因对未知的恐惧以及对副作用的忧虑,常伴有焦虑、紧张情绪,这反倒加重对不适的感受。医护团队应做好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树立信心。

三、放疗后的对症护理与缓解策略

面对已出现的吞咽困难,科学的缓解措施可以尽可能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重点关注:

口腔护理要细致到位。每天坚持多次温盐水含漱,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细菌、真菌感染。同时选择柔软材质牙刷,避免以刺激性漱口液。

饮食调整应逐步进行。建议选择细软、半流质食物,避免过冷、过热及辛辣、粗糙的餐食。充分咀嚼,减少卡喉风险。有条件的患者可将食物做成糊状,以减轻吞咽负担。

积极管理疼痛和炎症。对于黏膜疼痛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局部麻醉剂或抗炎喷雾。单纯口服止痛药物亦可帮助缓解严重疼痛。若伴有抗生素指征,应及时遵医嘱使用。

适度开展吞咽康复训练。有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咽部肌肉锻炼、冷热交替刺激等物理治疗,有助于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缩短不适持续时间。

注意充分补水及唾液替代。多饮水,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人工唾液以缓解口腔干燥,对于恢复吞咽功能具有积极作用。

心理支持不可忽视。参与支持性团体、与家人沟通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有助于缓解负性情绪,使患者更有信心应对症状。

四、何时应及时就医

部分情况下,吞咽困难可能提示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如吞咽时剧烈疼痛、进食后频繁呛咳、明显的体重下降、持续高热等,应及时就医,避免因忽视症状造成营养不良、感染甚至恶化。

结语

放疗虽为实体肿瘤患者带来希望,但不可避免会带来吞咽困难等副作用。科学准备、积极应对,是提升生活质量、保证后续治疗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从放疗前的充分准备,到放疗后的精细护理和多角度干预,每一步都离不开患者与医护团队的紧密配合。相信通过多学科协作和持续的健康管理,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成功跨越这一难关,收获更好的生活品质。

曹元杰 天津市肿瘤医院

下一篇肺鳞癌的治疗方法
上一篇肝癌晚期的治疗
联系我们/ABOUT US
  • 电话:010-87153955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1号院安富大厦1416室
  • 电邮:mail@dzjkkp.org
扫一扫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 © 北京大众健康科普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4797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51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