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症的介绍
在我们呼吸的过程中,气管和支气管构成了空气通道,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然而,当支气管发生异常扩张并持久存在时,就会形成一种慢性疾病,称为支气管扩张症。这是一种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既可以因感染引起,也可能由于气道阻塞导致支气管壁的结构破坏。了解这一疾病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管理。
一、支气管扩张症的病理机制
支气管扩张症的核心问题在于支气管壁的永久扩展和结构损伤。正常情况下,支气管壁有弹性,能够维持气道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而当反复感染或异物阻塞引发气道炎症时,黏膜和周围结缔组织受损,导致支气管壁弹性下降,逐渐失去紧缩能力。
这种状态不仅使气道口径异常增大,还削弱了气道的自我清洁功能。支气管的纤毛运动受损,导致黏液难以有效排出,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支气管扩张使滞留的黏液增加感染,感染又强化支气管损伤,病情反复恶化。
二、常见诱因及危险因素
支气管扩张症的诱因多样。反复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儿童时期的严重感染,如肺结核、支原体肺炎等,是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气道阻塞(如异物吸入、肿瘤或淋巴结压迫)也能继发支气管扩张。
某些免疫缺陷病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呼吸道感染,从而增加支气管扩张的风险。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是特殊类型支气管扩张症的重要病因。此外,长期吸烟和环境污染亦可能加剧气道损伤。
三、典型症状与临床表现
支气管扩张症的症状表现多以慢性咳嗽为主,伴随咳大量脓痰,尤其在清晨明显。咳痰中常带有恶臭,提示感染活跃或病变较重。部分患者会反复出现咯血,严重者可能导致大量咯血甚至威胁生命。
患者常感疲乏、气促,运动耐力下降。病情长期反复,偶尔会出现呼吸道感染加重,伴随发热、胸痛等表现。因气道结构异常,体内氧气交换效率降低,可能引起低氧血症。
四、诊断手段与检查方法
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依赖影像学检查和病史。高分辨率肺部CT扫描可以精确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和范围,尤以多发、圆形或哑铃形扩张为典型。胸部X线虽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分辨率较低。
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判断气道炎症程度及排除其他病因。痰液培养能够明确致病菌,指导抗感染治疗。肺功能测试可评估呼吸功能受损程度,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五、治疗原则与管理策略
支气管扩张症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的核心在于控制感染、促进痰液排出及改善生活质量。抗感染治疗应依据细菌培养结果精准用药,防止耐药出现。对于反复感染患者,长期低剂量抗生素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感染频率。
物理排痰技法,如振动排痰、体位引流和呼吸训练,有助于清除气道分泌物,减少细菌滋生。针对黏液分泌过多,使用黏液溶解剂可改善排痰效果。
部分严重患者可考虑手术切除局限性病变,以减少感染灶和止血。近年来,支气管内介入疗法逐渐应用于止血等并发症的治疗中,提升患者安全性。
六、日常护理与预防措施
患者应积极戒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防止呼吸道感染。合理锻炼体能,提高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稳定。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措施。
定期随访非常重要,通过监测症状和肺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降低病情加重风险。营养均衡的饮食也有助于增强体质,支持疾病管理。
结语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疾病,其发生涉及多种病因和机制,给患者生活带来长期困扰。通过深入了解其病理特点和临床表现,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症状,减缓病情进展,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未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有望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华燕虹 宁波市第二医院本部院区